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沪指2000点平衡木 资金无奈熬日子

2014年05月08日 13: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经济未失速、政策底线思维浓厚以及较低估值等因素的支撑下,市场下跌空间并不大,但同样基于市场供给、资金面收缩、经济低迷等理由,系统性反弹短期成行的概率也较小。在上述背景下,多空双方在2000点形成平衡。分析人士认为,在资金利率、货币政策以及5月经济数据等相关变量明朗前,预计投资者短期仍将在这种上下两难的鸡肋行情中“熬日子”。

  多空资金“苦熬”2000点

  2000点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指数破位不久就会被拉上去,而该点位之上的反弹也始终难以摆脱被拉回来的命运,市场持续在狭小的区间内震荡,多空资金因为后市方向不明,都开始变得兴趣索然。

  本周三,沪深股市再度演绎了明显的“鸡肋”行情。截至收盘,沪综指下跌0.89%,经过4个交易日的反弹后重新回落至2000点整数关口。持续的横盘震荡,也令投资者参与行情的意愿明显降低,昨日沪市全天成交575.6亿元,持续运行在地量区间。场内热点也开始进一步散乱。截至周三收盘,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以下跌报收,不过跌幅超过2.3%的行业也没有出现。这说明,无论是多方资金还是空方资金,都不能在当前市场中找到主流品种进行操作。实际上,本周三的行情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一个缩影。进入2014年后,沪综指始终保持着围绕2000点进行区间震荡的格局,成交量也呈现出渐次滑落的特征。

  分析人士认为,导致市场持续震荡、陷入2000点围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决定市场运行的几个主要宏观变量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对股市既构成中期压制,也存在短期支撑。在宏观经济转型背景下,去产能势必引发经济增长中枢的趋势性下移,对股市构成明显抑制;但与此同时,政策的底线思维又比较清晰,无论是微刺激还是定向刺激,都保证了经济增长减速但不至于失速,再加上流动性有收有放,估值结构性偏高但整体偏低等背景,直接导致投资者很难对市场走向形成清晰的一致预期。换言之,在市场当前位置,无论看多还是看空,都很难找到足够有力的依据,情绪波动成为市场主导因素,场内资金也只能长期在2000点位置,不甘心、不坚定的熬着。

  继续“熬”战待转机

  在多空因素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股市明确选择方向显然需要等待新的变量出现。分析人士认为,以下四个因素短期最可能引发市场运行格局变化:

  首先,短期资金利率。进入5月后,短期资金利率持续回落,7天SHIBOR已经从4月底的4.10%高位回落至3.10%附近。如果短期利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无疑将给市场反弹提供良好氛围。但是,5月既是传统施工旺季,也是财政缴款的时间点,短期利率存在明显上行冲动,有可能引发市场关于资金面收紧的担忧。

  其次,货币政策。进入2014年后,货币政策始终保持中性偏紧的格局,但目前全面降准的预期有所提升。有分析人士指出,自2012年四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直采用“合理运用”一词,而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采用的则是“灵活运用”一词,这可能意味着从定向降准转为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出现明显提升。毕竟,从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灵活运用”一词出现往往预示着降准可能性的增加。

  再次,5月经济运行情况。4月PMI小幅反弹非但未令市场感到鼓舞,反而产生了经济旺季不旺的担忧。进入5月份后,经济运行若难以出现显著回暖,可能引发投资者更大的中期忧虑。

  最后,市场供求。在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下,市场供给规模对行情走向的意义不言而喻,而5月恰恰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敏感时间点。比如,受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影响,3-4月大小非减持力度普遍有限,进入5月份后,限售股解禁抛售会否再度增加就很值得投资者持续跟踪。

  展望短期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相关新的超预期因素出现前,大盘很难摆脱围绕2000点震荡的格局。虽然周三市场再度出现破位迹象,但预计若无相关契机催化,下跌空间将比较有限,多空资金“熬战”2000点的格局将继续保持。  □本报记者 龙跃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