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巨头着力整合产业链 不惜代价并购将成主线

2014年05月14日 08:1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一直以来,BAT等互联网巨头们都“不惜代价”并购重组,“新国九条”的出台,将刺激互联网巨头通过并购整合将其触角延伸到更多领域

    本报记者 唐振伟

    上周五,“新国九条”出台,明确提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并购,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市场化并购重组可能是推动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

    此外,当谈及新国九条对资本证券市场的影响时,中信证券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称,新国九条“落了地才是真的利好”,希望能够更好地构建新三板市场,希望有一些后续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一直以来都是BAT等巨头们“不惜代价”并购重组,抢夺资源、完善生态圈的重要领域;“新国九条”的出台,将刺激互联网巨头通过并购整合将其触角延伸到更多、更为广泛的领域。

    一季度并购交易额

    相当于去年全年的61%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232起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的1145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932.03亿美元。其中,国内并购为1094起,交易金额为417.40亿美元;海外并购为99起,涉及并购交易金额384.95亿美元;外资并购为39起,涉及金额129.68亿美元。

    从行业来看,2013年度能源及矿产行业并购最为活跃,共有152起案例,占并购总案例数的12.3%;并购规模最大的同样是能源及矿产行业,其中142起披露价格的案例涉及金额295.18亿美元,占总并购金额的31.7%。VC/PE相关并购交易共完成446起案例,披露金额的413起并购交易涉及总金额346.60亿美元。

    另有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并购交易继续加速,第一季度,并购交易数量已经有500家次,并购交易金额3851亿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交易的61%。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并购重组方面,互联网一直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且每年并购热点不断翻新。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投资蓝皮书》指出,2014年,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整合产业链、形成生态圈的需要,互联网并购和合作涉及领域将更为广泛,有关领域将成为我国互联网投资热点。

    事实上,去年以来,单单阿里巴巴一家,并购金额就达到400亿元以上。

    据统计,从2013年到今年5月,马云就将A股上市公司恒生电子、华数传媒和H股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银泰的部分股权收入囊中,涉资超150亿元;如包含未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并购涉资超过400亿元。仅今年3月,阿里巴巴就先后投资文化中国、Tango、银泰等,交易额超百亿元。通过上述运作,阿里巴巴的庞大版图包括了电商平台、O2O生活服务、社交平台、娱乐视频、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物流平台等八大领域。

    阿里大规模并购

    做大“IPO市值”

    3月11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传播发布公告称,获得阿里巴巴集团62.44亿港元的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文化中国60%的股份。这一投资创下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高并购金额。

    4月份,互联网并购方面的“马云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不断飘红。4月2日,恒生电子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浙江恒生电子集团与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浙江融信以32.99亿元收购恒生电子集团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而浙江融信的实际控制人是马云。尽管4月2日就已公布股权购买这一重大事项,但作为“马云概念股”的恒生电子在4月8日方才复牌。在利好的影响下,恒生电子4月8日至4月10日连续三天涨停。

    华数传媒看似普通的定向增发,却因马云和史玉柱的出现备受关注,而其背后的超高杠杆更是一时间成为市场的一大谈资。因为,马云用极少的自有资金,撬动65亿的定增资金。其中,有64.72亿来自云溪投资有限合伙人谢世煌个人出资,而该资金是由浙江天猫提供的借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阿里巴巴接连大手笔收购A股上市公司股权当然是因为现在A股估值比较便宜,借机来做大阿里的“估值”,等阿里在海外成功上市后,利用估值差价就可以赚钱。

    另有分析认为,马云个人已经无心阿里及淘宝,因为阿里和淘宝的发展已经基本到头了,余额宝等业务的不断创新以及收购恒生电子、华数传媒应该属于“企业转型”。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