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股市疲软全因期指恶意做空?

2014年05月26日 11: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期,沪指疲弱震荡,成交低迷,2000点“政策底”命悬一线。有媒体认为,“股指长期低迷属于不正常现象,管理层应该对恶意唱空做空股市牟利进行监管和打击。”反对者则认为,“目前股市做空途径有融券和股指期货两个,由于融券数量远低于融资,做空不成气候。”由此,股指期货是否存在“恶意做空”,是否造成股市长期下跌引发市场人士热议。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彦龙

  券商做空期指持仓量大

  在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当天,投资者如果卖出一张合约,每月到期移仓,到上周五收盘时将获利92100元,收益率近100%。同期沪指却从3130点跌到2034点。

  上周,沪指在2000点附近震荡,而期指1406合约持仓量历史性突破15万手,这让市场人士惶恐不安。因为从期指推出以后,每次持仓突破13万手天量往往总伴随着下跌,被称为“13万手魔咒”,包括2013年的春节前后、2013年5月28日、2013年的12月11日,期指持仓超过13万后之后,股指都出现猛烈下跌。有人因此担心沪指将出现“断崖式暴跌击穿2000点”。

  从期指上市开始,券商系席位就牢牢控制着空头仓位。以上周五收盘数据为例,1406合约空头前三位分别为中信、海通、国泰君安,总持仓量为39415手,最大空头中信在1406和1409两个合约上持有空单共25129手。

  因此,有投资者认为,券商机构通过做空期指牟利,造成股市下跌,是“恶意做空”的主力。甚至有人提出“取消股指期货”。

  对“期指造成股市下跌”这一观点,新浪财经著名博主徐小明非常赞成。他对记者表示,“恶意做空”现象与机构有很大关系。根据中金所披露,证券公司做多套保金额只占其持仓的0.7%,做空套保金额却占持仓的36%,即机构套保多空比例竟然高达1:49。用“自营盘清一色做空”来形容机构行为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多空的严重失衡。在美国,这一比例是1:1。这说明A股市场上很大的一部分资金通过盘中的日内交易恶意做空股指。

  反方观点:期指是稳定器

  对于券商机构通过期指“恶意做空”的说法,中信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宾表示强烈反对。

  “用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刘宾表示,“就算中信期货1406合约12000多手净空单全是券商仓位,对应的股票市值也就是80亿元,与20多万亿的股票总市值相差太远,怎么可能恶意打压得了呢?另外今年二三月份期指持仓量很小,股指照样下跌,到了五月份持仓创新高,反而震荡企稳。这两者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刘宾认为,2008年到2010年股指期货未问世,股市照样大跌。从实际数据上看,期指推出后市场的波动是减少而不是加大,“起到稳定器作用。”

  中金所提供的数据也力撑“稳定器”的结论。据统计上市前后各三年半相比较,沪深300指数上涨超过2%的天数从156天降到69天,下跌超过2%的天数从147天降到64天,降幅分别达到55.77%和56.46%。前三年半,沪深300指数单日最大涨幅达到9.34%,单日最大跌幅达到9.24%。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沪深300指数单日最多上涨5.05%,最多下跌6.31%。

  香港致富证券董事李波表示,股指期货既有空单向下的推动力,同样也有多单向上的推动力,不能说谁带动谁,最终是各种力量综合的结果。目前股市的下跌主要还是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下行的偏空预期,不能归咎于期指做空。

  如何界定“恶意做空”?

  如何界定恶意做空行为,成为业界争议的另一焦点。刘宾认为,股指期货本来就是为了对冲套利,哪能不让做空冠以“恶意”二字,更是不妥。“以股票为例,如果控制市场上的筹码超过50%,随意操纵股价涨跌牟利,才能算得上恶意。”

  李波表示,在香港市场,对做空有一定的限制,如限制单一客户仓位比例等。只要有了完善的机制,做空应该是市场的正常行为。世界各国的市场只有在特殊时期才会采取禁止“裸卖空”的措施,大家在看到做空赚钱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也承受着市场的风险。对于内地机构的做空也应该看是否违规,情绪化地攻击空头,对市场本身并无好处。

  徐小明也表示,中信的自营盘做空主要意图还是套期保值。仅凭持仓创新高就定义“恶意”是不严谨的。不过,他同时坚持,股指期货一些制度设置应该改变,比如不能强制机构交易股指期货必须严格地进行套期保值,不应限制基金做多套保比例等,要形成股指期货市场多空平衡机制。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