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未来五年投资50亿元飞鹤乳业欲拓展国际市场

2014年05月30日 10:4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表示,新版乳粉生产许可证既是乳企的“王牌”,也是“紧箍咒”

  飞鹤乳业作为首批拿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版乳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而且拥有牛乳和羊乳两张“王牌”,在拿到“准生证”后,其未来战略如何?是否还会继续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呢?

  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鹤乳业会寻求一些国际机会,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双赢合作,从而打造更大的市场竞争平台。另外,飞鹤同时会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力争在未来拓展国外市场。

  冷友斌强调,寻求国际机会主要集中技术研发方面,飞鹤不会去跟国外的乳企合作开发全进口奶粉。

  投资1亿元改造

  飞鹤轻松“闯关”

  众所周知,新版细则设定了更加综合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审核重点将放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检验检测能力、人员素质条件、环境控制和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奶粉生产的准入门槛。特别是要求企业应当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严格的信息化管理、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等。这些要求是很多企业需要重点整改的内容,同时也成为部分企业获得新证的门槛,有的企业直接放弃了对新证的申请。

  可以说,此次国家对于乳企换证工作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换证,不管是国内乳企还是外资企业,它们都体验了这次换证的不易。而作为国内民营企业的飞鹤乳业,它们换证工作又又怎样的经历?

  飞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对其他企业来讲分外严苛的标准,对飞鹤乳业而言却显得十分轻松。新版细则中对乳粉企业奶源及全产业链的严格限定,对于将牧场布局在北纬47度“黄金奶源带”上的飞鹤而言毫无压力。同时,经过50余年的深耕与积累,飞鹤已经形成了集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售后服务环节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

  虽然飞鹤凭借自身具备的优势在这场国家对乳粉企业的大考中轻松闯关,不过,据冷友斌透露,这场换证工作,飞鹤也投入了1亿元的资金。

  对于这次换证工作,冷友斌表示,新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一些规模不是很大,达不到GMP生产要求、没有自有可控奶源的、或者之前的假洋品牌被清理退出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产奶粉的生产技术环境和水平,同时净化了整个乳业市场的氛围,为形成良性健康的竞争的环境提供了基础。

  不过,冷友斌也同时表示,新版乳粉生产许可证既是“王牌”也是“紧箍咒”。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无论硬件、软件,产品品质和生产技术工艺均已得到了验证,但对于企业来说,不单单是为了核查“过关”,更多地是养成高度自我控制的生产习惯,撑起行业安全与质量的过滤网。随着国家加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的严格监管,中国乳业必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未来投资50亿元

  建国际化核心工厂

  是“王牌”也是“紧箍咒”,这是冷友斌对自己拿到证后的感触。在他的心里,他除了将飞鹤乳业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外,还要将关山打造成国内羊乳第一知名品牌。而国际化战略也提上日程。

  冷友斌表示,飞鹤会以新政为契机,加速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未来5年,飞鹤乳业将陆续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增建、扩建以及升级包括甘南、克东、龙江、镇赉在内的国际化核心工厂,从而实现日处理鲜奶4000吨的加工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关山成为国内羊乳第一的知名品牌,计划投资建设陕西、内蒙、吉林三大奶山羊养殖基地。通过这些举措,带动周边20万人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飞鹤将重点打造羊奶产业,从上游的养羊到饲料,以及建厂加工等,飞鹤未来都将加大投资力度和研发力度。试图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羊奶品牌。

  毫无疑问,在新版细则的指引下,目前手握牛乳、羊乳两张“王牌”的飞鹤乳业,优势地位势必进一步巩固。在当前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的效应之下,飞鹤的“牛羊并举”战略不仅是寻找市场增量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飞鹤持续领跑乳企模式转型的重要推手。

  面对国内多数乳企除了生产国产品牌外,还在国外建厂或合作开发全进口乳粉品牌,这种“国内+进口”两条腿走路的模式,飞鹤乳业未来是否也会效仿呢?

  对此,冷友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飞鹤专注于国产品牌的开发和生产,未来会跟国际上的企业合作,主要是研发方面的,但不会去做进口乳粉。”

  冷友斌表示,飞鹤乳业未来会寻求一些国际机会,进行技术研发,打造飞鹤更大的市场竞争平台,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力争在未来拓展国外市场。

  ■本报记者 夏 芳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