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赛摩电气坏账风险过高 借外资壮大后"单干"遭质疑

2014年06月03日 13: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日讯(记者蒋柠潞)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摩电气”)于日前发布招股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2.2亿元。据招股书显示,公司2011年至2013年应收账款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1.31%、42.82%和49.04%。由此可见,赛摩电气应收账款占公司资产总额较高。

  此外,据媒体报道,赛摩电气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有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忧:这是要圈完钱转到海外的节奏吗?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赛摩电气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任何回复。

  借外资背景壮大后“单干”遭投资者质疑

  据金陵晚报报道,今年年初,一篇来源于中国衡器协会、名为《一部从蚂蚁到大象的传奇》的文章,还原了一段隐匿的身世。文中称,赛摩电气曾用名包括“徐州拉姆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徐州赛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赛摩拉姆齐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文章的说法,赛摩电气因同美国拉姆齐技术公司(Ramsey)合资而得名。后者是闻名世界的皮带秤、采样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制造商,隶属赛摩电子集团,而赛摩电子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全球拥有80多家知名品牌子公司。

  1996年,美国拉姆齐技术公司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第一个目标就是曾经代销过他们公司产品的厉达,双方建立了一个合资企业“赛摩拉姆齐技术公司”,各占50%股份。有外资助力的赛摩如虎添翼,短短几年间销售额就从几百万元到上亿。2006年赛摩与美方的合资合同到期,经过谈判,由赛摩有限全资收购美国Ramsey公司在合资企业中50%的股权。从此,“赛摩拉姆齐技术公司”成为赛摩有限全资子公司。

  赛摩电气在招股说明书中并未完全绕开赛摩拉姆齐。2006年8月17日,赛摩拉姆齐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股东出资额转让的议案,同意股东美国热电拉姆齐有限公司将其对赛摩拉姆齐50%出资额中的25%转让给赛摩有限,剩下的25%转让给赛斯特香港。

  2008年9月20日,赛摩拉姆齐召开董事会,再次同意赛斯特香港将其对赛摩拉姆齐307万元出资额中的245.6万元转让给赛摩有限,剩下的61.4万元转让给自然人厉冉。转让完成后,赛摩有限、厉冉对赛摩拉姆齐的出资比例分别为95%、5%,就此赛摩拉姆齐彻底褪去外资的外衣。2011年6月,赛摩拉姆齐与赛摩有限签订了吸收合并协议,被后者吸收合并,并于2011年8月31日完成注销。

  此外,赛摩电气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厉达、王茜和厉冉,为一家三口,三人合计持有公司76.68%的股权,分别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董事兼副总经理职务,且均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这也让投资者隐隐不安,“这是要圈完钱转到海外的节奏吗?”

  应收账款占比过高 或存坏账风险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赛摩电气招股书发现,公司2011年至2013年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1.03亿、1.32亿、1.77亿。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1.31%、42.82%和49.04%。由此可见,赛摩电气应收账款占公司资产总额比较较高。

  赛摩电气在招股书中对此解释,2012年末应收账款较2011年末增加0.28亿元,一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公司客户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局面,从而延长了付款期限;二是随着收入不断增长,质保金余额也在不断累积。而2013年末应收账款较2012年末增加0.45亿元,主要是因为该年度第三、四季度营业收入增长较快,该部分收入形成的应收账款大部分在信用账期内。

  招股书中还显示,由于公司客户多为国内大型的电力、化工、港口、钢铁、水泥和煤炭企业及国内大型的成套设备商和工程总包公司,客户自身的信誉良好。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公司对信誉良好的部分客户放宽了信用政策减少了预收账款,也是造成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的原因之一。

  针对应收账款占比过高问题,赛摩电气表示,虽然公司已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坏账准备,但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下游客户所在行业发生重大不利或突发性事件导致不能支付款项,或者公司不能持续加强和完善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会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产生坏账的风险。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