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规博弈机制渐现 打新基金年化收益恐趋均衡

2014年06月30日 11: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记者 李娜 发自成都

  尽管有制度红利保证,公募基金较低的新股中签配售量被调侃为“大炮打蚊子”。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认为,除定价发行外,此次新股发行解决了很多问题:投行寻租利益输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股基盲目炒新等以往困扰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打新基金收益问题,多位基金和多家机构人士预测,新股市场资金经过一系列博弈后,打新基金收益率会渐趋稳定,最终回落至10%左右。

  新规吓退股票型基金

  本轮IPO开启前,基金几乎是“全力以赴”,卖股集资、借款融资甚至导致了二级市场指数下跌和回购利率的飙涨。然而,过低的收益率,不得不让其重新思考打新成本。

  “机构热情大幅降温,据我所知很多股票型基金,还有些机构都撤退了。”沪上某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据了解,有些股票型基金经理也私下表示,打新只能当做副业,有好货,有空资金就打打,仅当做增收,投资重心将重回二级市场。

  一位老公募基金经理认为:“没必要频繁交易,一进一出,就有0.3%的交易成本,摩擦成本非常大,卖掉股票去打新是得不偿失。

  对此,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直言不讳地说道:“这就对了,机构有抱怨是正常的。”

  针对股票型基金蜂拥打新的背后逻辑,该基金人士进行了剖析:如果一只股票型基金仓位有90%,而基金经理预测股指涨幅下半年超不过10%,就会出现基金经理卖掉30%的仓位,天天打新。以0.5%的配售比例,上市股价涨幅50%后抛出计算,再换算成50周,年化收益率就有12%。

  那么,如果机构中签率达到1%的话,照此计算年化收益率就有25%。如果这样,就会出现股票型基金都减仓了,混合型基金都把仓位降到20%。这种无风险的收益,谁不愿意做?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在公募基金巨大的排名压力下,无法实现竞争对手打新的收益率,就意味着未尽责。

  对于打新,“第一轮没打,打了也要靠中彩票般的运气,这次如果中签率有1%,我一定会去打,我还把股票仓位降到最低去打。无风险收益20%,你不去做,你对得起基民吗?”上述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事实上,此前年初打新中,就有基金公司依靠打新,凭借着较小的规模,单日基金净值涨幅遥遥领先。

  另一些公募基金人士看来,这次新股制度设计的挺好,打新不一定非要照顾机构;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不会因排名,导致他做不理性的决策;原来投行的权利太大,他配售可以剔除很多,就可以实现定向利益输送,现在就那么点配售比例,资金收益连覆盖融资成本都不够,同时又可以把更多利益倾斜到中小散户。

  打新告别暴利时代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公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到了博弈。在他们看来,此次新股发行建立了博弈机制,使得打新基金告别暴利时代。

  “这就是一个游戏,你不可能永远太高,也不可能永远太低,太低就没有人来做,太高就会‘一窝蜂’来做。波动是没有意义的,最后会回到一个合理的收益水平,也就是常说均衡收益。这个均衡收益应该在无风险收益,肯定比一般的债券型基金要高一些,但比股票型基金要低一些。预计也就在5~6个点左右。”前述非公募业务负责人表示。

  前述深圳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这是个市场的自然均衡。我估算了一下,打新市场均衡的收益率在10%左右,并长期围绕着这个10%波动,最终收益率应该就是资金成本。”

  与此同时,有机构人士也对打新收益进行了测算,如果按照网下0.1%的中签率计算,下半年新股若还按现在这么低的价格来发行,上市以后基本上是翻番的,一只新股机构可赚0.1%。同时,网下的资金是压2天的,2天一轮,一年按照250~260个交易日来计算,可以参加130轮新股的申购,年化收益率大概是13%左右。

  不过,网下机构实际参与的轮次没有这么多,但资金有一个自动调整机制,若按照现在这个资金收益率,有些机构就退出了,不会再参与。上了证监会黑名单的也会被取消资格。最后博弈的结果,应该就是收益率落在10%~13%。

  同时,该机构人士认为,今年是一个特殊情况,报备的公司总体质量较差。预计这批公司全部审完,新报公司的增速就会非常高,因为它们都是代表着这两年经济增长方向的一些新兴企业。从明年往后看,上市公司的质量会有大幅的提高,而且股市投资标的更新速度也会大大提高,到那时,会是A股市场牛市的一个基础。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