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兴业证券:题材股料反复演绎

2014年07月15日 10: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兴业证券 张忆东

  经过“疯狂炒新”的亢奋期后,短期市场反弹将遭遇中报压力。不过,在当前的A股游戏规则下,今年题材股泡沫可能会反复演绎。其中,新股将是下半年A股最重要的题材,推动投机泡沫此起彼伏。特别是,信息安全、军工、新能源汽车板块可能会被不断折腾。而季报期之后,经济继续“不上不下”,大盘继续“螺蛳壳里做道场”,行情阻力最小的方向依然是炒作“抛压小、容易控盘的”中小盘题材股。

  A股市场当前呈现显著的散户化特征。截至2014年1季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仅略超10%。其中,公募基金持股占比从2007年的30%以上回落到6%左右,QFII持股占比仅约1%。占比最大的是“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约60%,其次是个人投资者。

  “散户化”的投资者结构,对应的是A股的估值体系不断偏向于“更小、更能讲故事、更没有机构参与”的股票。近两年,大盘股和小盘股的估值差异一直难以有效收窄,当前,上证综指PE(TTM)9倍,而创业板PE(TTM)63倍。在大盘不上不下、缺乏趋势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否愿意配合二级市场讲故事就很重要。

  “散户化”的投资者结构,推动A股市场存量资金的极致博弈。2013年,资金持续从大盘股、周期股流出,推动了消费股、创业板持续超预期上涨,演绎到了疯狂的极致。从2014年2月开始,正如我们此前的判断,A股存量资金从大盘股和周期股流向消费及成长股的高潮已过,之后,各玩各的、内部分化加剧。半年下来,此前被严重抛弃的“蓝筹股”开始了跌不深涨不高的“俯卧撑”行情,而此前被追捧的“白马成长股”则将持续下跌演绎到了极致。与此对应,5月下旬以来的此轮反弹激活了今年题材股的泡沫行情,A股存量资金推动那些更有想象力的“类庄股”中小盘股,特别是次新股,超预期持续上涨。

  2014年第二批重启的新股上市后连续暴涨,飞天诚信目前已经连续12个涨停,涨幅达311%,在2014年上市的次新股中涨幅排名第一。此次新股爆炒的原因不仅是新股定价偏低,而且与新股发行节奏有关。2014年第一批发行的48只新股中9家正在停牌,2家拟披露重大事项,7家公司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今年这轮的题材股泡沫何时破灭?虽然并不认同“干炒想象力”的做法,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它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可能会超预期。泡沫的破灭,往往是游戏规则的改变。2001年题材股泡沫破灭的导火索是国有股减持。此轮题材股泡沫的结束可能也因为游戏规则的改变,比如注册制、A股加速融入全球等,但是今年很难看到。

  关于此轮反弹的短期看法,依然维持此前的观点,即此轮反弹的主战场是创业板为代表的题材股,7月中旬之后要当心中报风险。但是,在当前的A股游戏规则下,今年题材股泡沫可能会反复折腾。

  中小盘题材股在此轮反弹中最大的风险是中报业绩,但是由于本来就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股炒作,也很难被业绩证伪而刺破泡沫。因此,在季报密集期适当谨慎些,防范审美疲劳和获利回吐。而季报期之后,经济继续“不上不下”,大盘继续“螺蛳壳里做道场”,行情阻力最小的方向依然是炒作“抛压小、容易控盘的”中小盘题材股。对于大势,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即2014年A股行情是弱平衡市,向上没有趋势性大行情,向下也不是大熊市。因此,灵活实施运动战,积小胜为大胜。

  面对此轮题材股行情的狂热,可以选择不参与,如果参与的话,投资者应该用风险投资(VC)的心态来参与此轮题材股盛宴,赚钱的模式不在于某个上市公司最终能否成功,而是在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分一杯羹。在此轮反弹接近尾声之时,是否参与则视资金性质而定。交易性的小资金可以继续折腾;立足于中期的大资金则可以趁机获利落袋、兑现收益,不提前准备,无法全身而退。

  投资机会上,第一,短期A股面临“乱炒”格局。其中,新股、次新股是观察当前A股市场人气的最重要指标,这个点走强,则可以继续折腾其他热点;反之,则应多一份谨慎。第二,收获反弹成果,调仓为中性仓位、均衡配置,可以围绕“股市选美”选出来的新股、信息安全、军工、新能源汽车等热点做波段,可以适度增持传统蓝筹股作为防御型仓位。第三,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是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战略资产,建议等待中报业绩之后的分化,继续关注营收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消费、信息安全和信息服务、文化传媒、半导体、医疗器械等。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