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指数底部抬升 风格切换难现

2014年07月16日 11: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平安信托 魏颖捷

  本周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走势呈现明显的剪刀差,沪综指与创业板呈现明显的剪刀差效应。本周二沪综指的量能继4月后第一次站上千亿大关,而创业板则呈现典型的“空方炮”走势。上述风格切换的背景是政策刺激接近短期峰值,市场对于宏观基本面担忧阶段扭转。由于中期市场仍处于基本面与政策面角力的过程中,因此三季度很难呈现出真正的大小盘股风格轮换,沪综指底部抬高和小盘股活跃仍将是三季度的主流运行特征。

  数据支撑周期板块反弹

  二季度政策面由中性逐步加力,进入总量宽松期,无论是资金面注入长期资金、引导资金利率价格下降、定向降准,还是定向发力保障房、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推动经济企稳、资产价格预期回升的推手。

  6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和财政数据验证了上述逻辑。其中,6月社会融资放量超出市场预期,社会融资接近2万亿,较正常水平高了5000亿、M2同比14.7%,显著高于今年政策目标13%,环比更接近18%。财政方面,6月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6.1%,较1-6月15.8%的增速呈明显加速趋势。上述数据与一季度市场对于政策的谨慎预期以及对于经济寻底的不确定性形成鲜明对比。

  在金融和财政数据走好的同时,证监会拟松绑重大资产重组,在加速产业整合、通过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降低债权类融资所带来的利率成本上移。

  映射到A股市场,政策超预期带来的是市场对于三季度经济企稳的预期强化,而定向发力保障房和高铁等稳增长措施则会缓解市场对于投资数据的担忧。两者对于周期类品种的提振会相对明显,市场的配置焦点将由一、二季度配置小盘股规避周期风险过渡到周期股预期修复、小盘股调仓的格局。反弹催化剂上,资源类品种的减产成为诱因,如锌、铜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分别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见底,以锌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股价阶段涨幅超过40%。上次资源类品种的阶段大涨需要追溯到2012年底,当时周期反弹的逻辑同样也是基本面预期扭转。预期在数据的支撑下,周期股反弹的性质主要为预期修复,力度和持续时间或有限。

  风格切换条件不具备

  本周周期股和成长股风格切换的触发逻辑是:市场对于周期股过度悲观的逻辑被政策和经济数据阶段性证伪,成长股的估值溢价被中报业绩报告阶段性证伪,背后的逻辑是股价偏离价值中枢后的均值回归,而非原有运行趋势的扭转。

  A股实现风格切换的核心是基本面和政策预期的反转而非修正,只有基本面预期的反转、市场对于中长期经济增速呈乐观趋势下,与经济增速关联度最高的周期板块才会获得资金、尤其是中长线资金的配置,才能出现持续的股价驱动,即业绩增长和估值中枢提升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显然,目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很难实现上述情景。首先,目前的经济企稳只是阶段性行为,经济和基本面“稳”的概率远大于“反弹”的概率。随着经济企稳、好转,政策的导向将再次切向转型,即抑制部分低效的融资需求,为日后有序去杠杆做准备。当政策导向再次转向调结构和去杠杆,周期股自然会再次受到压制。既然主流机构深谙政策和经济底线之间的运行规律,自然对于周期股会持有保守的态度。

  相反,成长股短期内受到估值和中报的压力,但作为权益类配置,其仍是存量资金的避风港,目前公司近1300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创业板公司的中报业绩增速为26%,比一季报增速出现近10%的下滑,连续5个季度业绩提速后首次出现减速,但总体的业绩表现仍将优于主板,基本面的优势仍在。同时,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尤其是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或不如预期的宽松。作为过去10年货币投放主要途径的外汇占款在5月下滑达到99%,同时去杠杆和刺激需求背景下本币有阶段性贬值需求,未来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或难避免,这部分基础货币投放的减少或对冲上半年的定向“放水”,至少在转型预期充分体现前,金融体系的资金很难进入权益类品种。这种背景下,2013年和今年上半年成长股成为存量资金配置首选的格局将不会改变。

  积极布局结构型机会

  6月以来市场通过近1个半月的活跃,尤其是成长股的热点轮动,如基因测序、锌涨价、参股新股等激活存量资金的做多热情,同时6月经济数据消化了先前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虽然市场对于中报业绩地雷的担忧会加速前期涨幅较多的公司的调整,但整个三季度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仍将偏暖,随着稳增长和宽信用措施的逐步展现效果,未来市场虽然仍会反复,底部应该会逐步抬升。

  短期内配置上依然以中报超预期个股为主,同时兼顾前期稳增长微刺激潜在收益行业,如环保、核电、高铁、特高压等。同时前期遭到错杀的消费股将成为估值洼地。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