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并购业绩对赌:别沦为劣质资产“画皮”

2014年08月14日 09:5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随着监管层对审批限制的松绑,上市公司并购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同样步步走高的还有并购重组标的资产的溢价:5倍是起步价,10倍很常见,二三十倍不稀罕,而且新的记录还在不断被刷新,前脚爱使股份40倍溢价收购游久时代,后脚神州信息就宣布68倍溢价收购中农信达。

  当然,不是没有人怀疑一些高溢价并购有水分,但“善解人意”的上市公司们常会祭出“业绩承诺”作为背书:如果在承诺期限内(多为三年)并购标的未能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则交易对手方将给予上市公司补偿(常见的有现金补偿和股份补偿)。这实质上是一种对赌协议,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并由此心甘情愿地把钱奉上为并购买单。

  问题是,业绩承诺是否真的如此可靠?如果交易对手方赖账了怎么办?A股上市公司金利科技近日就上演了这一幕:2011年高溢价并购的标的宇瀚光电2013年业绩不理想触及补偿协议,金利科技履约回购注销应补偿股份却遭宇瀚光电原股东的“不配合”。在追偿无门情况下,金利科技只好将对方告上了法庭。而其最终能否打赢这场官司,目前难言结果。

  金利科技的遭遇也再一次向投资者警示:小心那些以业绩对赌为画皮掩盖劣质资产的高溢价并购!

  虽然业绩承诺和补偿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收购方规避风险,但不能替代并购标的的核心竞争力。业绩对赌总有期限,并购一家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就算交易对方如约履诺,或者通过财务处理等各种手段在补偿期里满足了业绩标准,但过了补偿期,到时买单的还是投资者。 ■谢 岚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