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成公司业绩“注水” 四大“途径”吹大利润

2014年08月14日 16:53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虽然目前已公布2014年中报的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整体盈利情况较好,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一要素后,却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遭遇了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尴尬。有业内人士指出,非经常性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干扰,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收益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最好多加观察。

  八成公司业绩“有水分”

  据统计,目前已有522家公司公布了2014年中报,相关公司在报告期内总计实现净利润约1081.33亿元,同比增长约13.73%,大庆华科等346家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正增长。

  虽然从表面数据看,522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整体经营状况还算不错,但在1081.33亿元的总利润中,非经常性收益却占据了相当比例。统计显示,522家上市公司在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收益总计达71.3亿元,而在去年同期,上述公司得到的非经常性收益总额只有46.47亿元。

  就具体公司而言,在已公布中报的522家上市公司中,有452家公司存在依靠非经常性损益“补贴”净利润的现象,其中有76家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在净利润中的比重超过30%,中华企业等85家表示2013年盈利的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际上处于亏损的状态,比如*ST新业上半年盈利近3155万元,同比大增138.55%,但在扣除1.2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后,*ST新业上半年实际亏损了8831万元。

  四大“途径”吹大利润

  据了解,尽管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来源各不相同,金额高低有别,但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为业绩“增光添彩”的方式基本集中于以下四种途径。

  一是投资收益。比如上半年盈利2.88亿元的康恩贝在报告期内处置了其持有的731.847万股佐力药业股票,获利8067.38万元,同时公司还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现投资收益约322万元。

  二是出售资产。以南京中北为例,今年3月底南京中北挂牌出售全资子公司——南京中北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最终摘牌价为1.24亿元。本次股权转让为南京中北上半年贡献了8600多万的净利润,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总额的74.33%。

  三是获取政府“红包”。南玻A就是典型案例,由于在报告期内获得河北、天津、成都、宜昌、咸宁等多地政府下发的太阳能产业补贴,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收益高达3.46亿元,相当于公司上半年净利润5.89亿元的58.75%。

  最后,债务重组也是部分上市公司实现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途径。比如紫光古汉便在上半年通过“以现金清偿债务时取得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的方式实现债务重组利得126.96万元,而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不过198.2万元。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