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獐子岛近8亿元扇贝去哪了?

2014年11月03日 07:4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随着10月30日三季报的披露,獐子岛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两个月前该公司发布的2014年半年报还盈利4845.53万元,并预计今年1-9月公司净利润为4412.86万元至7564.91万元,不料三季报却业绩“大变脸”:该公司1-9月份亏损8.12亿元。

  獐子岛公司的解释是: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部分养殖海域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为此,獐子岛决定计提7.63亿元亏损,全部计入2014年三季度,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养殖了3年的扇贝,说没就没了。让市场困惑的不只是“天灾”,投资者更担心的是以“天灾”为名的“人祸”。因为这种“天灾”不可避免,实际上给獐子岛这种水产养殖业公司提供了巨大的造假空间。比如獐子岛2011年底播面积达到127.4万亩。其中本次核销的105.64万亩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成本是7.35亿元。但实际上,公司方面是否真的底播了127.4万亩,是否真的在105.64万亩海域底播了7.35亿元成本的虾夷扇贝,这事恐怕只有大海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獐子岛公司虾夷扇贝的营收为9.59亿元,而对比2010年的虾夷扇贝营收为9亿元,两者几乎打平。但2013年对应的投苗年2010年投苗面积达到120万亩,而2010年对应的投苗年2007年投苗面积仅32万亩。4倍的实际投入换来一样的结果,这让人难以理解。

  这对獐子岛的诚信是一个考验。市场纷纷提出质疑,认为獐子岛是第二个“蓝田股份”,甚至有投资者提出“活要见贝,死要见尸”。尽管公司方面就此作出了解释,但这种解释是很难服众的。

  当然,獐子岛事件更是对管理层的一个考验,对IPO制度是一个考验,尤其是为注册制敲响了一次警钟。面对獐子岛这类公司,注册制又如何保证其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准确呢?如果不能,IPO制度是不是该对水产养殖类公司说“不”呢?

  皮海洲(知名股评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