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五利空PK三利多 第三轮逼空或步入休整期

2014年11月10日 16:38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分析人士认为,高位放量滞涨显露市场疲态,大盘在2444点附近将转入阶段性调整,第三轮逼空行情或告一段落

    ■本报记者 张晓峰

    上周A股市场一直维持在2400点上方窄幅震荡的走势。备受关注的是,前一周沪指上涨5.12%,成交量为9731亿元,而上周沪市成交量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沪指反而微跌0.08%。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高位放量滞涨显露市场疲态,大盘在2444点附近将转入阶段性调整,第三轮逼空行情或告一段落。

    五利空制约做多动能

    近期市场的高位震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宏观经济表现乏力。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来看,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为50.8%,较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宏观经济表现乏力,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业绩亦未能提振市场表现。

    其次,政策边际效应逐渐弱化。10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一度引发了申报自贸区的天津、福建等板块上涨,但短暂的亢奋后市场很快恢复平静,并出现震荡回落走势,与此同时,围绕前期政策的主题投资被过度炒作后也出现明显的“退烧”。

    第三,市场滞涨迹象初现。10月底,在蓝筹板块的主导下,沪深两市大盘一扫此前连续下跌的“阴霾”,开启一波强势反弹,期间成交量显著放大。前一周,沪指快速突破2400点整数关口,最高上探至2423.60点,深证成指重新翻上8200点,最高上探至8230.59点,全周沪指上涨5.12%,成交量为9731亿元;而上一周,沪市成交量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沪指反而微跌0.08%,沪深大盘则出现明显的滞涨迹象。

    第四,融券余额连增6日,融券余额开始向警戒水平逼近。尽管本轮大盘反弹强劲,但两融投资者普遍参与意愿并不强烈。统计显示,近6个交易日,两市融券余额呈现持续上行的走势,与大盘表现明显背道而驰。融券余额开始向警戒水平逼近,短期对市场宜保持适度谨慎。

    第五,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近期獐子岛的巨亏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抛开对亏损的各种质疑不说,这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而据统计,截至上周四,在已公布2014年业绩预告的千家公司中,全年业绩预亏的共有118家,与此前业绩相比,38家为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预亏。随着年报披露工作的展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成为制约市场做多的主要动因。

    三利多因素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但支撑市场向上的积极因素依然存在,并不容忽略。

    第一,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10月24日,21个国家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为亚洲各国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资金支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成立丝路基金,专门用于“一路一带”建设。这是加快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分析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展开对资本市场有望注入上行动力。

    第二,资金面宽松预期强化。近段时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毫无变化,但政策宽松预期仍不断发酵,以3个月SHIBOR利率为代表中长期限的市场基准利率持续走低,显示市场对未来流动性趋松、融资成本趋降存在共识。尽管央行至今仍未采取降准、降息等措施,但中长期限SHIBOR利率持续下行足以表明融资利率正显现下行的趋势,资金面维持宽松。

    第三,沪港通进入最后阶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1月6日表示,沪港通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沪港通未“通车”,因一系列与其相关的问题仍然需要明确,如信息披露等。尽管时间点不确定,但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券商板块则对此积极反应,同样有利于市场前行。

    总之,宽松的资金面叠加利好政策的出台,共同促成了股指在10月底的逼空行情。从目前来看,资金宽松预期得到强化,但政策的边际效应则出现弱化。目前沪指已经实现月K线六连阳,超过这一水平最近的时间便是2009年1月份至7月份的七连阳。当时依托的是2008年年底连续降息、降准以及四万亿元刺激,现阶段的升势并不具备那样的货币政策环境,更使得股指在突破2013年年内高点2444点后,显得高处不胜寒。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