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沪港通首秀上座率不理想 专家称买港股最多等分红

2014年11月25日 09: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p29

11月17日,在上交所举行的沪港通开通仪式现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左),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右)共同为沪港通首日交易鸣锣开市。

  【封面故事】“首秀”落幕 谁是沪港通大赢家?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 |上海报道

  时间:11月17日晚10点

  地点:上海

  沪港通“首秀”已落幕,陆家嘴中心地段一栋写字楼仍灯火通明。二十三楼,郑葵所在的QDII基金还在加班加点,身为机械交运行业研究员的他正伏案赶写一篇透析港股板块的文档。对他而言这已是寻常的夜晚,为了应对横空出世的“搅局者”,近半年他频繁辗转两地。

  就在同一栋写字楼的稍高楼层,一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后文提及的RQFII指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基金的操盘手李真刚回到办公室。他将扶手椅调转方向,上海流光溢彩的城景就在脚下。一整天紧盯交易系统和收盘后持续讨论换仓策略的他,急需松弛一下眼部神经。

  镜头切换到浦江以西。常驻“大户室”的资深老股民陆小霖伸伸懒腰,关掉了几份港股年报,繁体字和陌生语法让他颇为伤神。十多年前曾在香港开户炒“仙股”(编者注:港股市场中,价格低于1元,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的失败经历使他选择了隔岸观火。

  知名证券专家谢百三则是在赶火车途中匆忙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采访,除了他一如既往的犀利演说方式,语气中还处处流露出忧虑。随后他还更新了微博,重复提醒“莫知深浅切莫下水”的投资法则。

  镜头以外,还有许多想在这个全新的游戏里搭建资本魔方而又顾盼重重的人。不过,在决策层的通盘考量中,沪港通的意义远大于单纯架设一座投资桥梁,未来要从国内资本管制放开的制度红利中真正受益,沪港通仅是开始。

  国内散户 “上座率”不高

  按照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说法,现在沪港通的基建已经修好,只待有需求的投资者“买票上车”。但沪港通开通首两日递交的成绩单却似乎体现了并不理想的“上座率”。

  据悉,11月17日“北上”资金主导的沪股通130亿元额度虽然提前抢完,但11月18日有63%额度留白;“南下”资金对港股通的态度更是冷淡,11月17日105亿元额度中只用掉了16%,11月18日早盘更是有92%额度空置。

  由于A股持有者八成以上是散户,所以沪股通惨跌的“上座率”也能折射出内地个人投资者的态度。“我对投港股没什么兴趣,现在港股每天成交量只有750亿,A股有2500亿,交投远远没有内地活跃。”谢百三对记者直言。

  谢百三的名片上写着“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不过熟悉国内资本市场的老股民都知道他本人也是炒股老手,前不久刚斥资千万押宝分级基金。

  “港股被爆炒的概率很低,机会并不多,因为港币是和美元、欧元一样可以自由兑换的,港股价格上涨了,香港人就可以及时抛掉自由选择全球其他股市,买港股的意义最多就是等分红。”谢百三如是说。

  而对彼此交易机制的陌生,更成为内地、香港个人投资者谨慎观望的重要原因。1993年就一头扎入股海的资深老股民陆小霖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尽管他的账户金额跨过50万元门槛,但对港股通“并不感冒”。根据中国证券登记公司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A股持有股票市值超过50万元的个人占比仅为3.65%,约180万人左右。

  “十多年前也跟风到香港开过户,专炒垃圾仙股,但香港证券市场的规定一夜间就能大大稀释手里的资产,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陆小霖告诉记者,由于港股不设个股涨跌幅的限制,当初不少懵懂入市的个人投资者翻船。

  “两地交易机制还有很多细节差异,最小报价单位不一样,开盘价和收盘价的计算、交易单位、申报价格的限制都不一样,资金结算时间也有差别,香港是T+0,A股是T+1,个人投资者的知识结构还得先补充。”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多数香港个人投资者的反响同样并不热烈。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指定讲师文刚锐对记者坦言,香港个人投资者还不太习惯A股交易形式,“因为是T+1,当天不能交易,散户心理压力就比较大,对许多A股也不了解,很少有主动投资,而A股也有许多绯闻,信任还要有一个过程。”

p32

境外大亨摩拳擦掌

  从连续两天“北上”资金的动态看,境外投资者对A股的兴趣显然更加浓厚。文刚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香港约有100家机构参与沪港通。

  一位具有香港执业资格的QFII基金分析师表示,虽已有QFII/RQFII,但还是看好沪港通在制度安排方面的优势。

  “和QFII/RQFII比,如果沪港通未来的日用额度能够进一步提高,主要优势就是比较灵活,因为QFII/RQFII额度需要提前租用或者拿到批复,另一方面QFII/RQFII有锁定期。” QFII基金操盘手李真分析。

  “但是沪港通现在投资标的还有限制,不像QFII/RQFII那样可以投向所有港股和证券衍生产品,而且沪港通需要通过港交所驻上海办事处行使投票权,行使股东权利方面的优势也不如QFII/RQFII。”李真告诉记者,他所在机构看好沪港通会逐步完善制度设计,“我们也在研究怎样换仓,哪些标的可以通过沪股通来投,原先的QFII额度可以腾出来买深交所或小盘股。”

  而关于沪港通的未来猜想中,世界级的机构投资者成为焦点。有公开资料显示,A股目前的海外投资者比例不足1%,而港股高达45%以上,沪港通开通通向境外股票市场的门户后,也可能将罗杰斯、索罗斯这样的大腕引入A股。

  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则高调表示,他本人早已投资A股,日后会通过沪港通继续增持,尤其看好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及、受惠于政策支持的产业板块。拥有40余年环球市场投资经验、素有“新兴市场教父”之称的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也表示,旗下股票投资组合会透过沪股通增加A股比例。

  曾经刻意与A股保持距离的索罗斯在2010年底就一改常态地设立香港办事处,当时就被解读为寻机挺进内地股市的强烈信号,此番会否携A股起舞也引人遐想。对A股而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提高将有利于外汇流入和降低换手率。

  另一方面,内地投资机构也对香港市场有所期待。上海证券报告称,目前香港国企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7.8倍,是所有主要新兴市场中除俄罗斯以外估值最便宜的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香港市场的1.1倍的动态市净率相对于17.5%的净资产回报率显得非常便宜。

  开启人民币国际化

  而在决策层眼中,沪港通对机构和股市的利好显然并非终极意义所在。由于是对投资者双向采用人民币交收,即内地投资者买卖以港币报价的港股通股票,以人民币交收,香港投资者买卖沪股通股票,以人民币报价和交易,所以两地股市这种互联互通机制正是人民币国际化这盘大棋中的重要落子。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了这条逻辑:“沪港通是提供了一个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除了境外要有很多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这个机制。”

  “中国的外管局持有大量美元,但放在中国是没有用的,还必须把这个钱投资到美国去,之所以美元有吸引力,正是因为美国有一个很自由的货币回流机制,国外的美元能够回流到美国,而我国目前还存在严格的资本账户管制,沪港通在这方面是一种有限的局部的创新。”

  申银万国报告则将这条逻辑演化得更深一步:“随着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的流通度提高,从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债券市场和新兴离岸人民币中心(如新加坡、台湾地区及伦敦)的形成,到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股市投资安排、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等情势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呈现必然趋势。”

  不过,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言,沪港通也只是一个开端。“首先是海外的投资者进入A股后,并没有办法把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这表明人民币的用途依然有限,而国内资金进入美国这样的开放市场后,不仅可以买美股,还能买国债等等,不存在限制。”刘胜军对记者分析。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的最大阻力还是美国。“中国央行已经跟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签了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但美国没有签,香港回归十几年了,尽管经济和内地联系特别紧密,港币还是挂靠美元,在联席汇率制下,美联储有12个管理区,香港相当于美联储第13个管理区。”

  在房四海看来,要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未来肯定需要逐步取消资本管制。“现在中国汇率制度是采取紧盯美元的制度,央行以后如果要选择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就需要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央行和财政部的权利也要重新划分,这些都是难点所在,是沪港通解决不了的。”

  “通车”前两日表现

  “北上”资金

  ·沪股通

  11月17日收盘

  130亿元额度虽然提前抢完

  上证综指报2474.01点,下跌0.19%

  11月18日收盘

  63%额度留白

  上证综指报2456.37点,下跌0.71%

  “南下”资金

  ·港股通

  11月17日收盘

  105亿元额度中只用掉了16%

  恒生指数报23797.08点,下跌1.21%

  11月18日收盘

  一度有92%额度空置

  恒生指数报23529.17点,下跌1.13%

  (实习生曾姗姗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