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融利率过高惹质疑 私募呼吁取消转户限制

2014年11月26日 13: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每经记者 王砚丹

  11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进行市场调查后发布 《央行降息 八大券商暂未下调两融利率》和《券商融资成本下降 投资者呼吁下调两融利率》两篇文章后,引起市场强烈反响。不少投资者纷纷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希望券商也能下调两融利率。

  私募:两融利率不该一刀切/

  “尽管目前市场环境还不错,但是8.6%的融资成本感觉还是有些偏高。”一位付姓私募人士昨日对记者指出,“尽管市场火爆,两融交易、特别是融资交易需求巨大,但对投资者来说,还是要承担较大风险。另外,监管层希望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地价值投资,但是8.6%的融资成本,相当于半年就必须要有至少4.3%以上的回报率。实际上,以我的经验,融资买入后,反而操作频率会更高——毕竟是借来的钱,而且成本很高,所以有时涨了一点就会卖出,或者稍微跌一点就止损出局。”

  这位付姓私募人士还提到,今年以来货币市场的资金成本一直在下行,但券商两融还在搞“一刀切”,在他看来并不合理。“比如现在银行的贷款、存款、各种理财产品,都已经搞利率市场化了,证金公司的转融通利率也非一成不变。那么对投资者来说,两融利率市场化随行就市才是合理的。”

  他认为,目前对于投资者两融账户转户的限制,成为保护券商两融业务的壁垒。“融资融券刚推出试点的时候,证监会为防范风险给出的窗口指导要求,投资者申请办理融资融券业务需要开户18个月以上。在两融业务转常规后,现在大部分券商将两融开户期限调整为开户满6个月。但是现在行情那么好,如果转户到其他券商就得等六个月才能再开融资融券账户。错过了这波行情实在可惜,所以这样的规定就削弱了券商两融业务的竞争。马上一码通也要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这样的转户限制应该取消,在A券商开过融资融券业务,那么转户到B券商业应该马上能开融资融券业务,只要资信状况好,就不应该设置时间门槛。特别是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当下,应该取消这样的不合理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分析师也明确表示,降息后券商的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利差将扩大。如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就指出,此次降息打开了降息通道,有助于券商利用直接融资的优势,获得低成本资金,在资产端利率并未产生明显下降的阶段中,进一步扩大资本中介业务的利差。

  券商债务融资成本今年大幅下降/

  事实上,早在降息前,券商的资金成本就已经出现连续下降。

  一般来说,目前券商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留存利润后自有资金的增加,二是增发股票融资,三是债务性工具融资。

  以短期融资券为例。这种工具是近年来券商们较为青睐的品种,期限较短,一般在银行间市场发行。

  10月15日,中信证券发行了2014年第9期短期融资券,期限为91天,一共发行50亿元,票面利率为4.40%,计息方式为利随本清。而在9月4日发行第八期短期融资券的时候,同样的金额和期限,最终招标利率为4.57%,较10月15日高17bp(基点,万分之一)。

  年初的时候,中信证券短期融资券的中标利率更高。如1月9日发行的2014年第一期40亿元短融,票面利率为6.15%;到了2月14日发行第二期时下降为5.56%,自4月以后每一期短融基本都是稳定在5%以下。也就是说10月降息前,中信证券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利率成本已经较年初下降了175个基点(1.75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短期融资券利率下行也和整个债券市场情况一致。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发行的75只短期融资券,其加权平均票面利率为6.32%,是2014年最高水平,随后一路下探,至6月发行的123只短期融资券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5.00%。其后除了9月略有反弹,短融发行利率一直处于下行状态,11月1日至25日所发行的136只短融,加权平均票面利率为4.41%,较年初下降了191bp。

  各大券商是否调整两融利率,《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