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上市公司低价卖资产

2014年12月23日 11:34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临近岁末,上市公司将要交出一年的答卷。不少面临着业绩巨亏、甚至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且有暂停上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开始为调整业绩做最后一搏。

  不过,这一买一卖之间,或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上市公司有些所谓的“不良资产”,有可能成为关联方或者某些利益群体从上市公司获取利益的途径。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以低于10万元的价格出售资产的上市公司有22家,其中,以低于5元价格转让资产的上市公司有12家。而这12家公司中,关联交易方式出售资产的就占到4家。

  这些白菜价抛售的资产,能成为调整上市公司业绩,扫除上市公司重组障碍的有力武器,转眼间也有可能成为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上海科技(原名ST沪科)在发布重组草案时,其原方案中计划0元抛售给大股东的垃圾资产,在新方案中,摇身一变,被拍出了700.7万元的高价。同样,在2011年,南京医药1元出售同仁堂事件也引发了市场反对声。

  事实上,这些被评定为“不良”的资产,是否真的那么一文不值,上市公司对这些资产的评估是否公允,一直是市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上市公司高管或者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接手上市公司的包袱,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这些被廉价卖出的资产暂时不盈利是否真的代表了未来将继续亏损?

  此外,有些为保壳而廉价售出的资产,如果以前对上市公司影响很大,或者上市公司曾投入了巨额资金,该资产被甩卖后的情况投资者便再也无从知晓。这样是否合理?

  以*ST三毛为例,日前,公司以2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曾经的主力公司三毛进出口公司100%股权。据了解,2013年,三毛进出口公司受美梭案、三家主要客户的应收账款逾期等不利事件冲击,自2013年6月起已停产。截至2014年6月,三毛进出口公司已全额计提特别坏账准备2.31亿元。

  根据最新的公告,就上述应收账款的赔付问题,*ST三毛尚在与保险公司交涉,未来能否追回或者赔付,尚属未知。

  此外,三毛进出口公司成立10多年来,已经有了大量的客户等业务积累。而鉴于资产评估时,三毛进出口公司尚处于停业状态,评估方法采用资产基础法。如此一来,三毛进出口公司的优势在评估时便无法体现。

  然而,卖出去的资产如泼出去的水,到底以后情况怎样,投资者很难知晓。对此,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资产出售,或者有巨额应收款项等的资产,在出售后上市公司是否应该在三年内的定期报告中体现出该出售资产的情况,也值得深思。

  证券时报记者 张莹莹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