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佳兆业多重违约 单一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未相救

2015年01月09日 10:2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单一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上位 一个月未见出手相救

  港股上市房企佳兆业危机持续发酵。昨日,佳兆业面临2600万美元的到期债权利息支付压力,而其单一大股东生命人寿仍未见出手相救。

  传“破产”经过

  2015年第一天,佳兆业宣布4亿港元的汇丰银行贷款违约,成为2015年的首单违约。公告同时称:“此次违约可能导致有关贷款融资、债券、股本证券的交叉违约(如果本合同项下的债务人在其他贷款合同项下出现违约,则也视为对本合同的违约)。”

  1月6日,佳兆业公告称,深圳两龙岗区旧改项目伙伴将与其终止合作协议,并要求佳兆业退回12亿元。随后,传出包括银行在内的3家金融机构向深圳市金融机构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佳兆业在深圳部分资产的消息。

  1月6日晚间,市场消息传闻称佳兆业即将陷入破产重组。

  1月7日早上,佳兆业公告澄清并未召开董事会审议破产重组议案,风波暂时平息。

  广州日报讯 (记者潘彧)业内人士分析称,生命人寿可能一开始低估了佳兆业事件的严重性,目前态度偏于谨慎。而现在,佳兆业债务压顶,评级屡被下调,再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佳兆业及相关合作机构已在积极自救,但未来仍有陷入债务重组的可能。

  佳兆业已陷多重违约

  昨日,佳兆业再次面临债主“催债”——一笔2020年到期的票据需要支付大约2600万美元的债息,引起市场关注。标普预测,佳兆业集团支付此次利息的能力存在较高风险。如果违约,将成为首家美元债券违约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不过,截至记者截稿时,尚未看到佳兆业发布关于可能违约的公告。

  佳兆业集团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合计共有接近297.7亿元人民币的借款(包括银行贷款、优先票据)。目前,已出现多重违约。

  此外,佳兆业股价自2014年11月25日以来的18个交易日下跌幅度达48%,总市值蒸发约76亿港元,目前已停牌。

  生命人寿仍未出手

  作为佳兆业第一单一大股东的生命人寿却一直未见发声及动作。

  2014年11月底,有爆料称佳兆业在深圳部分房源在政府相关部门网站里显示为“管理局锁定”。12月底,佳兆业发布公告称,除了此前被锁的房源,佳兆业在深圳还有3个已落成项目、3个自持做出租及自用的物业项目若干单位业权遭到限制。

  其间,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郭氏兄弟以每股2.898港元的价格向富德资源投资转让约11.21%的股份,该价格较佳兆业12月2日的收盘价溢价10.19%。至此,生命人寿及旗下富德控股拥有佳兆业股比达29.96%,成单一最大股东。

  随后的12月10日,佳兆业公告表示,董事局主席郭英成以健康理由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2013年8月,佳兆业集团和香港汇丰银行曾有协议,一旦郭英成离职,佳兆业应在其离职生效当天偿还所有贷款和利息。然而,佳兆业并未偿还。其间,包括公司副主席、首席财务官在内的多名高管均离职。

  至此,生命人寿升任单一第一大股东已近1个月。记者曾向其了解对于佳兆业的相关经营计划,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记者向佳兆业内部人士了解得知,除深圳项目外,其余位于其他城市的项目仍在正常销售,集团总部及各地分公司正常运作,广深尚未出现明显离职潮。

  未来不排除债务重组

  目前,佳兆业的债券收益率直线上升,而穆迪、标普等评级机构已反复将佳兆业评级调低直至垃圾级。

  协纵国际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记者表示,目前佳兆业评级情况很难再发债融资。最大的可能是向生命人寿借钱,此外只能依靠佳兆业家族出资来自救。

  不过,黄立冲表示,以项目名义融资的钱并不能“解渴”违约的危机,因为以项目名义融的资金只能用于项目开发,不能用来偿还汇丰等境外融资债务。

  而黄立冲认为,生命人寿之所以一直未出手相救,可能是由于此前低估了佳兆业事件的严重程度,后期发现时,仍需要评估风险再做决定。

  为筹集资金,佳兆业已出现部分地区一线项目打折跑量,同时,将上海一块地块作价12亿元出售给万科以获取回款。

  记者同时发现,部分和佳兆业有合作的机构已出手“自救”。此前佳兆业以地产私募基金方式融资的项目,多采用“结构化设计+集团连带担保”作为主要风控手段,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若仍有存续项目,未来会面临较大兑付风险,但目前仍未有兑付风险爆发。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