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股缘何频遭抛售 分析称行业净利润或降至9%

2015年02月06日 13: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期银行业再次出现减持潮,接连遭到股东抛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欧版QE及多国先后降息影响,美元升值明显,而人民币被动贬值,近几日连续触及波幅边界。鉴于近期各货币走势,国际资本为了保障收益,重新跨货币配置资产,属正常行为。
  高玉伟进一步对记者表示,这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营面临转型、利润高增长时代已去也有关系。但总体而言,从发展前景看,我国银行公司治理良好,经营比较稳健,风控能力提高,能够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也有分析认为,对银行板块最主要的担忧集中于资产质量风险,尤其是逐步攀升的坏账率。
  本周一,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主要股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1月27日在场内减持4570.2万股H股,套现约2.62亿港元,成交均价5.74港元。减持后持股约86.64亿股,持股比例9.98%。
  周二,港交所资料显示,卡塔尔投资局于1月29日减持2640万股农业银行H股股份,每股平均售价3.86港元,套现1.019亿港元,持股量由15.03%降至14.95%。
  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建设银行主要股东淡马锡控股(私人)于2015年1月13日,场内减持公司好仓5438.2万股,套现3.53537382亿港币,成交均价6.501港币。变动后持股144.19443216亿股,持股占比5.99%。
  此外,上周二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西班牙对外银行于去年12月陆续减持中信银行H股股份1.38亿万股,占该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3%,此后又于今年1月23日与瑞士银行联合集团伦敦分行签订《股份购买协议》,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持有的中信银行H股22.93万亿股,股份占比4.9%,交易总价131.36亿港元,约合5.73港元/股。
  随着民生银行事件的发酵,几大股东此前相继减持股份受关注。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于去年11月12日至今年1月21日期间清空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民生银行一股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在去年12月26日减持民生银行A股1.854亿股、卢志强也将其持股比例减至3.09%。
  银监会1月发表声明称,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29%,第三季度数据为1.16%。单季度坏账增加0.13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最快。包括政策银行在内的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坏账率为1.64%。
  受到经济走弱和房价下跌影响,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银行业坏账增速创十年单季最高。
  截至去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同比增13.6%至168.2万亿元。银行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6%至117.4万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至86.8万亿元。银行的不良贷款覆盖率下降至230.5%,第三季度数据则为247%。
  高玉伟认为,不良贷款上升,此前的公开数据都有反映。首先,在三期叠加、经济下行背景下,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经济金融规律的。其次,1.16%的不良率并不高,仍低于大部分国际同业,不需要过分解读,但需要引起关注。第三,要防止不良贷款过快增长,银行业风控压力确实较大,但相信经过努力,能够避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银行业不良贷款惯性增长的趋势可能延续到2015年下半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与2014年持平,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0.2-0.3个百分点,至1.5%-1.6%的水平。如果2015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不良贷款率增幅将较快趋稳。”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称,2015年宏观经济继续在新常态下运行,经济增速放缓在短期内仍将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受制于经济增长减速,只要企业信用风险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就将继续下行。
  该报告认为,由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略有放缓,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净息差面临较大缩窄压力,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减值损失准备增加,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负面因素,2015年银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或将放缓至9.1%左右,净利润增速同步下降至9.0%左右。
  不过,一些机构和分析师却依然看好银行股。申银万国此前指出,由于经济基本面疲弱,政府的宽松政策将会持续下去,银行作为与流动性关系最密切的行业,有望取得相对收益。银行板块将会持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估值修复,尤其是中小银行表现将优于大银行。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