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常态下观察经济的新视角

2015年06月12日 13:5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并未减轻。但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季度却实际增长8.1%,成功“跑赢”了GDP和财政收入,而曾在一定程度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铁路货运量与工业用电量却持续走低。这表明,旧常态之下的一些传统经济指标已无法完全反映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中国经济形势的常用表述。如果以过去在旧常态之下的一些传统经济指标来衡量,今年以来的一系列经济表现是一系列危险信号;而如果以新常态的指标来观察,则是中国经济未来真正的新动力。

  一直以来,人们更喜欢用铁路货运量、工业用电量等指标来衡量中国经济的真实增长水平。而且从国际经验看,经济扩张时,用电量和货运量会冲在更前面;经济降速时,这两个指标的回落程度也会更深。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服务业比重快速增加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我国发电量、铁路货运量一路下行,尤其是铁路货运量,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就已跌入负增长的区间。但宏观经济总量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的中速增长区间。

  可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随着单位GDP能耗的不断下降和能源结构的改变,发电、铁路货运等以往反映制造业需求景气程度及国内经济增长形势的指标,已难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情况。

  如果我们还是用过去的思维逻辑来分析主要经济数据,从根本上说是没有适应“新常态”的变化。简单地说,相比服务业,工业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次要部分”,而且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对整体工业的代表性也在下降,如果拿次要部分的数据来预测整体经济,就可能有失偏颇。

  早在去年李克强总理在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发表演说时就透露了他关注经济的几个重要指标,“我们提出中国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下行的压力中,过去一些被“淹没”的指标正逐渐向好,这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真正的新动力。总理关心的三个指标,今年一季度表现得都还不错,失业率维持在5%的中低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而能耗下降的趋势很明显。在这三项亮眼的数据背后,与之紧密相连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多项重要转变。

  由此可见,以哪一种坐标评估当前的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以旧坐标看是危机,而从新坐标的视角考量却是转机。用电量、铁路货运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尽管发生一些变化,但仍然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要更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全貌,关键是要修正误差、完善指标体系,单一的数据不一定能简单契合,还要配合就业、收入等综合指标。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