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迎中概股回归更需思考当初它为何出去

2015年06月16日 09:3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周子勋

  最近,中概股回归A股成为热门话题。

  在发展初期,一些公司搭建VIE(外资公司协议控制境内公司)架构来规避国内政策监管,在公司发展壮大后便启动海外上市,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中国企业通过红筹模式在境外上市,市值达2.5万亿美元。如此规模巨大的上市资源流失已经提出警示:中国市场制度建设必须补齐包括金融市场、法律、反垄断、市场开放、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等“软实力”,只有构建起一整套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体系,才能避免类似的资源流向海外;只有社会尊重、政策扶持、公共创新平台支撑、上下游产业链条配套、公平公正市场环境保障,才能培育更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护航。

  国内互联网巨头海外上市对监管层触动很大,促使监管层加大改革力度,提出推动亏损网企和高科技企业国内创业板上市的议题。而为真正实现以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改变中国投资者长期无法分享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成果的尴尬局面。

  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中概股回A股,资本市场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吗?目前来看,如果中概股希望回归A股市场,在未创设国际板或者战略新兴产业板之前,只能通过拆除VIE的方式,以满足国内上市的规定。但如法律人士所分析,在红筹企业回归资本市场的构成中,监管部门审核的重点在于从投资审批、外汇监管、涉税事项等方面确认VIE架构搭建与拆除的合规性,这也意味着中概股企业回归将涉及多项法律技术细节,如果忽略相关环节,将可能令回归的难度变得非常大。说白了,这样的操作颇为曲折,交易成本高昂,在未来资本市场改革中,需要为这部分企业的回归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