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有方向缺刺激 债市短期偏强震荡

2015年08月25日 09: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上周以来,在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依然疲弱,全球避险情绪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整体风平浪静,一级配置需求稳定,二级收益率平稳运行,中长端利率略有下行。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基本面和大类资产重配趋势为债市营造了良好的中长期环境,但短期来看,汇率波动引发的资金面收紧以及市场谨慎预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债市行情的展开,预计短期内债市仍以偏强震荡为主,阶段性上涨行情的启动,需等待新的经济下行数据或者货币宽松措施发出信号。

  避险情绪升温 债市成避风港

  上周以来,全球金融资产市场发生了一场大范围调整。股市方面,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周下跌5.82%,德国DAX指数周跌7.83%,日经225指数周跌5.28%,恒生指数周跌6.59,上证综指周跌幅则达到11.54%。与此同时,以新兴市场货币为代表的汇率纷纷贬值,原油等大宗商品亦延续绵绵下跌态势。金融市场波动的背后,是投资者避险情绪的急剧升温。数据显示,反映投资者恐慌指数的标普500波动率(VIX)指数上周以来快速飙升,由14日的12.83骤升至21日的28.03,创下三年多以来的新高。

  在其他金融资产陷入调整之际,债券市场“避风港”特征再次得到凸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国债。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2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2.05%,较14日的2.20%下降了15BP。

  与此同时,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也透露出较为强势的特征。一级市场方面,新招标的利率债需求稳定,认购倍数在2-4.8之间。二级市场方面,中长端收益率略有下行。例如,长端利率债的标杆品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小幅下行了1BP。本周一,在A股市场逾2000只个股跌停、上证综指跌近8.5%的背景下,债券市场继续受到避险资金青睐,标杆10年期国债续跌逾2BP至3.47%。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周以来债券市场走势偏强,但整体收益率下行的步伐仍略显矜持,特别是短端收益率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甚至有小幅上移。周一数据显示,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了2BP至2.2807%,较17日累计上行逾3BP。同时,上周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降幅,也明显小于美债。市场人士就此表示,虽然经济基本面和大类资产重配趋势为债市营造了良好的中长期环境,但短期来看,汇率波动引发的资金面收紧以及市场谨慎预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债市行情的展开。

  短期行情受制资金面预期

  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之后,近日人民币汇率走势呈现横盘企稳态势。不过,由于此前已经连续几年盯住美元,加之当前股市还在调整、经济形势依然偏弱,市场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这也使得货币市场短期内仍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出和流动性收紧风险,货币市场短端资金利率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上周以来银行间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上行,24日已升至1.88%,创下7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人士表示,7月份债券收益率一度出现阶段性下行,很大程度上源于机构通过隔夜回购加杠杆,而目前隔夜回购利率已经较6月末高出逾70BP,继续加杠杆的风险明显加大,机构谨慎情绪随之攀升,在贬值预期尚未完全消除之前,债券市场可能难以走出趋势性行情。

  另外,分析人士认为,上周央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和MLF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以维护资金面稳定、安抚市场预期,未来央行继续投放依然可期,但考虑到7月份M2增速已经超出年度目标,且上半年经验显示仅靠货币宽松难以解决流动性和融资成本传导不畅的问题,短期内货币宽松可能仍以中性对冲、定向投放为主,目的是更加精准地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而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利率出现明显下行的概率依然较小。

  当然,就债市中长期前景而言,机构的判断普遍仍是偏向乐观的。一是,避险情绪升温,将继续推动资金在大类资产中重新配置,未来债券和现金将是投资者首选;二是,未来我国经济偏弱和通缩风险犹存的基本面组合,仍将对于债券市场中长期走势形成有力支撑,事实上,这也是决定债券市场趋势性行情的根本逻辑。上周最新公布的我国8月份财新PMI初值,创下2009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分析人士就此指出,未来货币调控维护流动性保持适度充裕、引导融资成本下行的方向未变,债券中长端利率打开下行空间只是时间问题,触发契机或是降准等实质性宽松措施的推出,或是更具说服力的印证经济走弱数据的出炉。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