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航系整合引"国产大飞机热" 中国商飞称近期不会试飞

2015年10月21日 09:4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产大飞机C919将有望于近日首飞。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昨日从中国商飞处获悉,该消息不属实。中国商飞方面向记者确认,C919不会在近期首飞。

  不过,C919的首飞时间将会在何时?中国商飞方面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仅表示相关的消息将会在后期公布。此前市场一度预计,C919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首飞。

  事实上,今年9月份,中国商飞相关人士就曾在第十六届北京航展上透露出C919在年底前首飞无望的信息。该人士表示,C919首架试飞样机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总装,之后将根据项目总体进展情况确定首飞时间。

  一位不愿具名的军工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C919可能会在明年首飞,但鉴于不确定性较高,延迟到2017年首飞也有可能。“大飞机生产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匆忙上马。这应该是中国商飞最顾虑的事情。”

  年底前完成总装

  由中国商飞负责研制设计的C919是我国继运-10后自主设计的第二款国产大型客机,为150座级以上中短程单通道窄体客机,主要竞争对手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机型。

  此前,市场一度预计C919将于今年年底实现首飞。

  不过,相关的进度表可能已经有所调整。在上个月举行的第十六届北京航展上,中国商飞相关人士表示,C919目前的进度是年底完成总装,但首飞时间并不确定。

  据中国商飞方面介绍,目前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已进入工程制造的攻坚阶段,首架试飞样机正在上海浦东总装制造中心进行总装,目前已经实现全机机体结构对接,机载系统开始陆续安装,风洞试验、铁鸟试验、航电综合和电源系统等试验正在稳步推进,计划年内总装下线。

  上述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总装。“但总装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地面上进行测试。按进度来看,明年首飞应该没有问题,但鉴于不确定性较高,延迟到2017年首飞也有可能。”

  而对于为何一度延迟首飞,该分析师认为,安全性应该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航空领域,尤其对于民用航空,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商飞不会试飞。”他告诉记者,“如果刚完成总装就匆忙上马试飞,一旦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可能就不止C919,甚至还有后面的C929项目也可能会被延迟。”

  不过,尽管首飞、适航进程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但市场对C919的期待依然不减。公开资料显示,9月16日,在第十六届北京航展上,我国新签署了20架国产大飞机订单。因此,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在全球已有21家客户,订单总数达到514架。

  此外,10月初,中国商飞还宣布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的500亿融资,以推动大飞机战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对于我国大飞机制造乃至高端制造业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根据预测,C919成功进入市场后,总销量有望达到2000架次左右,这将开启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市场。

  力促大飞机完全国产化

  与此同时,中航系发动机重组的进展也让大飞机完全国产化成为可能。

  与以往以完全自主研制或国际合作来发展大飞机的思路不同,国产大飞机C919采取的是“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国产”的发展思路。具体来说,就是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机体生产以我国为主,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则面向国际招标选购,通过引进成熟设备,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即将试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采用的是CFM国际公司的LEAP-X1C发动机。在发动机方面,实现国产化还有待时间。

  不过,近期的消息显示这一工作将有望加速获得进展。10月14日和15日,中航工业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中航重机相继宣布被纳入发动机纳入航空发动机整合方案中,预计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市场预计,中航工业将重组旗下航空发动机资产,成立国家发动机集团。如此一来,国产航空发动机地位将获得明显提升,相关业务将会加速突破。

  齐鲁证券分析师笃慧认为,把航空发动机业务整合,成立国家发动机公司,即相当于把航空发动机提高到了与飞机相同的层次,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发动机的地位将明显提高,发展将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结合国产大飞机以整机突破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路径,未来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近期看,主要关注整机研制进展,包括下线首飞时间、适航认证取得以及型号的市场认可;远期看,主要关注国内配套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核心部位的国产化进程。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