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双降”加快配置调整 险资欲加码多元化投资

2015年10月29日 09: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业务不好做了。”看到朋友圈刷屏的央行宣布“双降”的消息后,上海某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业务负责人没有像乐见房贷将降的朋友一样随手点赞,而是在评论中敲下了这样几个字。随后的几天,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听到类似的看法。在金融业感叹“资产荒”来临并纷纷加大力度寻找优质项目之际,保险资金正在考虑如何在“双降”之后谋划最优的资产配置策略方案。

  在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和债券收益相对低迷的判断中,“双降”使得保险资产配置难度提高,特别是非标资产配置承压预期放大。保险资管人士认为,在投资渠道拓宽而传统大类资产配置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推进权益投资转型、关注抗周期资产已势在必行,建议险资严控风险,避免成为投资雷区的“阵前小卒”。同时,在与各路资金的同台竞技中,保险资金充分利用长期资金的优势,抢攻双降后的配置调整窗口,开拓保险股权投资、另类资管产品等业务空间。

  “资产荒”加压险资配置

  在“资产荒”袭来之际,投资界人士都在寻找锁定相对高收益的“密钥”。多位金融从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优质项目相对稀缺的现状下,金融机构业务调整的预期有所加强,外部环境和内部重铸都对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保险业内人士眼中,“资产荒”让保险资金明显承受再投资的压力,这在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共同寻找优质项目的过程中反映得更加强烈。某大型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今年首次出现M2和社会融资增速差的逆转,资产增速低于负债增幅,银行理财、保险另类债权投资产品、其他固定收益类私募金融产品和信用债之间的利差大幅缩窄,而保险、银行等机构的收益率要求调整则远缓于基准利率调整。在金融机构“缺资产”的条件下,资产供给小于资金需求,金融业已经进入了“资产为王、资金追逐项目”的时代。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险公司两端的匹配压力在“资产荒”背景下尤为突出。前述投资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在负债端依靠保单获取保费,在资产端依靠股票、债券、基金、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产品开展资金运用,理应关注与保险资金性质最为匹配的项目。然而,目前保险资金可配置的产品大多并非仅面向险资销售,特点也各不相同,完全适合保险资金的投资项目相对有限,导致身为长线资金的险资不得不与银行、信托资金激烈竞逐,加大了负债端和资产端匹配的压力。尽管如此,险资还是需要主动出击寻找尽可能贴近自身口味的项目,并强调严格控制风险,以避免在成为“资产荒”下困于投资风险雷区中的“阵前小卒”。

  某大型保险机构高管表示,保险资金当下正处于资产价格向下分散的变革拐点,权益类资产再投资积极性整体上有所收敛,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继续全面下降,机构在另类投资方面则谨慎前行,“新常态”对保险资产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加大产品创新的同时,保险公司需要在各种复杂变量之间寻求资产配置的平衡,做好资产负债管理。

  人保寿险投资部分析人士认为,在“资产荒”背景下,保险另类资管产品仍是配置重点,但产品交易结构更加复杂、风险更加隐蔽、融资主体信用下降等问题也应予以关注。“保险资管类产品设计结构应该有所简化,保险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应加强推进权益投资转型,并在资管产品设计研发阶段适当考虑提前融入负债端的需求。”他说。

  “双降”添变数 险资寻求平衡“良方”

  近日央行宣布利率和准备金率“双降”为保险资产配置再添变数。前述上海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业务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双降”将使得保险资金在寻找项目时更加强调对于风险的厌恶,也对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提出新的要求。考虑到保险资产配置研判过程和一定的滞后性等因素,今年余下时间到明年初都将是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招商银行同业金融部人士表示,此次“双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利率管制已不存在,金融机构以资产定负债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在资产配置荒的环境下,决定金融机构难有大规模扩张负债的冲动,即使取消上限,存款利率也不会出现明显上行,这有利于持续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但也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刚刚完成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保险业则在寻求平衡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良方”,尝试发掘适合保险资金的投资机会。保监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配置长期资产的需求强烈。2014年到2020年,7年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期间养老、医疗等负债久期长的保险资金规模及占比将明显提高。目前,社会上存在大规模有待盘活的基础资产,都是适合保险资金尝试对接的标的,如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中长期工商业贷款、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资产等金融资产,办公楼、酒店、商业设施、仓储、工业不动产、健康养老不动产等动产资产,以及收费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行业资产。

  实际上,一些主动选择标的的行为已经在陆续进行。某大型保险公司高管表示,在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和债券收益相对低迷的判断中,双降使得保险资产配置难度提高,特别是非标资产配置承压预期放大。在融资难的背景下,很多保险机构顶着压力相继进行尝试,海外投资就是表现之一。“一些机构判断海外市场在融资端仍处于低价水平,而在资产端的价格处于上升阶段,近些年来,对于这一观点的分歧越来越小。很多保险公司意识到这一点后,在海外寻找廉价的标的进行布局,监管层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与此同时,更多的空间仍有待释放。保监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比例依然过低,“境外投资占保险可运用资金比例约为1.5%,与15%的政策上限相比,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比,差距也很大。”

  资产配置新方向已经成为保险机构投资人士所关注的焦点。保险资管投资人士表示,保险资金应关注抗周期资产,即重点涉及人类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资产,例如医疗、养老、民生等领域,并聚焦“永恒”资产,即能够不断提供现金流、对抗通胀的资产,例如石油、水电、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此外,还应加强对融资方需求的创新,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融资比例,并跟随国企改革等经济转型方向。

  优化配置结构 尝试多元化投资

  在未来保险资产配置思路上,机构已经作出细化的研判。某大型寿险公司资管人士表示,下一步将推进权益投资转型,关注战略性权益投资机会,提升股权投资和股权基金投资的比重,考虑在未来2年内,在流动性可以支持的前提下,将股权投资的投资比例逐步提高,将股权基金的投资比例从目前的零配置逐步提高至总资产的2%-2.5%,逐步实现对传统权益类投资的部分替代。同时,积极探索夹层基金、产业基金等热门领域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夹层基金,挖掘能够提供较稳定现金分红、具有长期较高预期投资收益率的权益类替代品种。

  而另类投资仍被视为主要投资品种。前述人士称,在预期的调整中,险资将以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为主,以其他类型产品为辅,配置以基建为基础资产的产品投资,谨慎投资“两高一剩”行业的产品,适当配置期限较长的产品,并扩充投资区域范围。此外,还将以增量资金配置高收益率品种,带动固定收益资产持仓收益率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王廷科认为,应充分关注重视并加大固定收益、另类投资等方面的资产配置,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率偏低,但股票市场的风险更大。“在信贷类高利率的产品上还可以加大一些配置,根据保险资金的性质,拉长周期或者匹配好周期的转化来提高收益率,执行跨周期的配置,这有利于规避阶段性的收益风险。”

  王廷科表示,保险资金运用当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很大,在现在的监管体系和管理水平下,风险有可能被低估。保险资管公司的一些业务近两年刚刚放开,在管理上和队伍上没有经历完整的周期,管理与风险的不匹配带来的管理性的风险是一个风险因素。从单项风险来看,信用风险已经明显暴露,市场风险放大带来一些新的风险。

  对于险资投资风险,偿二代监管体系提供更为精细的标准。申万宏源分析师表示,在偿二代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各类资产风险消耗程度均有上升,将给资产配置行为带来深远影响。新的监管体系下,直接股票配置的资本消耗明显上升,配置权益类基金有利于节约资本,长期股权投资则得到鼓励。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在偿付能力监管之下,行业不存在利差损真实的风险暴露,但保险公司需要做好产品结构转型。“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行业净投资收益率或收窄至4.5%-5%区间。保险公司需要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推动医疗健康以及保障类产品大发展等来做好资产负债匹配。投资收益压力中长期对行业估值存在一定抑制。”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