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疫苗案两上市公司中招 华商旗下两只基金“踩雷”

2016年03月24日 09:0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 

  京华时报制图

  谢瑶

  山东非法疫苗案继续发酵,A股被卷入的上市公司逐一曝光。前天是沃森生物,昨天是鹭燕医药。目前A股有49家生物疫苗行业上市公司,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或许有更多上市公司将卷入其中。           

  ■事件

  沃森生物控股子公司卷入

  3月22日,沃森生物被曝出和疫苗事件相关,国家食药监总局3月21日发布通知,对河北省卫防生物制品供应中心等9家药品批发企业立即开展调查,其中新三板挂牌公司山东实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而上市公司沃森生物持有实杰生物85%的股份。

  22日上午,沃森生物紧急停牌,拟披露澄清公告。

  停牌公告显示,公共传媒出现关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于2016年3月22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澄清公告后复牌。

  3月22日晚间,沃森生物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停牌。公告称,实杰生物为沃森生物2013年以来收购的四家生物制品流通渠道公司之一,现正在积极配合调查。目前,实杰生物的经营活动正常。沃森生物董秘表示,25日食药监总局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公司会给投资者准确答复。

  鹭燕医药子公司员工涉案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关于“山东疫苗案”部分涉案人员的公司信息中,还有两家公司的股东均指向2月18日刚刚在深市上市的中小板公司鹭燕医药。

  国家食药监总局根据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确认了一些线索,12人的身份信息已经得到初步确认,涉及16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其中上线第78号张勇所在的成都市仁邦医药有限公司(成都仁邦)为上市公司鹭燕医药的子公司,上线第4号张磊所供职的安徽省鹭燕大华医药有限公司(安徽大华)则曾经是鹭燕医药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仁邦为鹭燕医药间接持股的公司:成都鹭燕广福药业有限公司持有成都仁邦90%的股份,成都鹭燕广福药业则是鹭燕医药的全资子公司。

  鹭燕医药于2016年2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疫苗等分销及医药零售连锁,公司连续多年进入商务部全国医药批发企业百强企业排名,是目前福建省经营规模最大的医药流通集团企业。

  鹭燕医药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以来,公司通过收购的方式涉足疫苗分销领域,先后在福建、江西、四川和安徽建立了疫苗销售网络。鹭燕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分销网络,提升终端覆盖率,公司收购了福建中宏、龙岩鹭燕、福州三和堂、嘉文洋行、江西赣卫、成都仁邦和泰嘉药业;此外,公司看好国内生物制品、疫苗领域发展前景,为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渠道优势,公司收购了福建耀升、江西瀚海、成都广福、福州博研和安徽大华。其中,对于安徽大华和成都仁邦的收购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完成,后卖出安徽大华。

  鹭燕医药股票昨天仍在交易,收盘报50.51元,涨幅为0.72%。

  ■影响

  公募基金再遇“黑天鹅”

  2月末,由金亚科技陷入退市风波而引发的黑天鹅事件阴影尚未消除,突如其来的疫苗事件使得公募基金再度不幸躺枪。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因疫苗事件被卷入的上市公司包括沃森生物和鹭燕医药。其中,在沃森生物的股东名单当中,华商旗下两只基金位列其中。

  根据公司三季报信息,截止到三季度末,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基金和华商价值共享灵活配置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名单当中,持股分别为816万股和643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75%和1.38%。

  根据截至去年四季度的数据,两只产品均对沃森生物进行了增持。持股已经分别上升至857万股和1000万股。结合停牌前价格计算,华商基金这两只基金目前合计持有该个股市值逾2亿元。

  除以上两只公募产品之外,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旗下公司千合资本由于近日调研沃森生物也受到市场关注。暂时还无法确定他是否已进入持有。

  ■分析

  目前对市场影响不大

  对于整个疫苗事件,民生证券认为,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我国疫苗行业属于高度行政监管行业,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了低利润寡头垄断的一类疫苗和高毛利垄断竞争的二类疫苗。我国一类疫苗有着较为完整的渠道(国药中生集团,也就是天坛生物的大股东),二类疫苗渠道小而散,缺乏全国性分配方,在整体管理上有所欠缺。

  整体来看,疫苗行业作为预防性手段将长期受惠,长线利好尚未出尽,预测2016年行业增速在20%以上。

  京华时报记者陈艳敖晓波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