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公募基金苦觅新蓝海 内部FOF成“开路先锋”

2016年08月18日 11: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政策开闸两月,FOF已成基金行业中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对于产品创新上颇有黔驴技穷之感的公募基金业,FOF的出现仿佛打开了一片业务新蓝海,而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正在筹谋的内部FOF,成为争夺这块新蓝海的开路先锋。

  所谓内部FOF,指的是基金公司发行FOF产品,其所投资的公募基金集中于本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内部FOF的运作简单易行,而且能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在FOF的发展前景尚未明朗之前,推广内部FOF是相对更加经济的选择。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单个基金公司的公募产品数量有限,FOF资产配置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且有双重收费的嫌疑,需要基金公司慎重对待。

  紧锣密鼓布局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内部FOF产品已经成为公司近期的一个工作重点,无论是高管,还是市场、销售等具体部门,对内部FOF的前景都颇为看好。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产品的创新已经很难有突破,虽然新基金发行不断,但已经成为了常规工作,很难指望新的突破。而FOF产品虽然市场培育程度尚不够,但从国外发展趋势来看,FOF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下滑背景下,对于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大类资产配置需求激增,这给了公募基金行业一个非常好的切入机会。“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选择内部FOF作为试水,是最好的决策。毕竟,横跨多家基金公司产品的外部FOF产品,存在调研困难的风险,业绩稳定性不够。”该负责人说。

  除了大中型基金公司对FOF进行紧锣密鼓地布局外,部分小型基金公司则将FOF的出现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诺德基金FOF事业部总监支晓东就向记者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新品种、新思路会给小基金公司异军突起的机会,因为它会改变过去主要靠向市场提供交易品种、配置工具,或者是靠明星、靠排名吸引眼球发展壮大的经营思路,重新回归到通过风险管理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本的价值观。

  质疑声不断

  虽然公募基金公司对于发行内部FOF热情高涨,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内部FOF由于只投资于发行方旗下的基金产品,其公平、公正性难以把控,而且存在二次收费的嫌疑。业内人士表示,FOF的真正发展方向是外部FOF,通过对整个公募、私募等基金产品的筛选后,从中找到合适的大类资产配置对象,才会更有效地实现FOF的投资目标。

  一位基金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基金公司为主体来发行FOF产品,大部分会沦为内部FOF,因为基金公司之间互为竞争关系,如果某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外部FOF产品,在对其他基金公司产品调研过程中,很难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外部FOF的运作就会很艰难。他告诉记者,就这个问题他曾对部分基金公司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基金公司对同行的FOF调研有抵触情绪。“这表明,由基金公司作为主体来发行FOF产品,其实是不大合适的。”该基金分析师说。

  事实上,对于基金公司为主体来发行内部FOF,业内的质疑声还包括如何保证投资的公平、如何避免二次收费等。由于内部FOF集中投资于发行主体旗下的基金,产品的管理者之间没有建立防火墙,如何保障内部FOF在投资中不为基金公司利益所左右,是业内人士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与此同时,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他们还要面临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旗下基金产品数量有限,内部FOF投资的选择并不多,那如何配置才能摆脱二次收费的嫌疑?记者 李良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