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倒V”回原点 企稳看“三面”

2016年12月21日 10: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11月份沪综指从3100点发起上攻,在险资举牌催化下,一度上冲至3300点附近,不过12月份市场却经历过山车,股指一路下挫,跌破3100点,两个月走出先升后降的倒V行情,回到原点。后市大盘将直接考验半年线的支撑,能否震荡企稳须看三面因素,一是资金面,能否吸引资金回流:二是经济面,经济数据改善是否持续;三是盘面,在热点一片颓靡下,是否会出现新的领涨龙头。

  险守3100点大关

  在上周下破60日均线后,沪综指似乎没有露出止跌迹象,本周继续下探,昨日早盘低开后,一路走低,最低下探至3084.80点,3100点被击穿,随后短暂回升,但午后再度回落,尾盘成交额略有放大,指数跌幅收窄,尾盘收报于3102.88点,险守3100点大关。与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数表现稍好,深成指昨日下跌0.37%,收报于10245.33点;中小板指数下跌0.27%,收报于6496.57点;创业板指数昨日一枝独秀,震荡收红,但涨幅也仅为0.10%,收报于1982.30点。

  从行业板块来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仅有6个行业板块翻红,申万通信、建筑装饰和电子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0.42%、0.30%和0.28%,涨幅略显“寒酸”。与之相比,申万钢铁、采掘和国防军工指数跌幅居前,均超过1%。由此来看,无论是新兴产业板块,还是传统周期板块均表现低迷,行业板块缺乏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两市成交额仅为3843.82亿元,创下9月20日以来的新低,降至冰点,市场参与热情有限。岁末流动性趋紧、险资受到监管,市场似乎又再度回到存量博弈的阶段,量能成为制约行情的重要因素。

  倒V行情回原点

  12月12日A股遭遇重挫,沪综指大跌近80点,3200点宣告失守。不过这并未能阻止指数调整的脚步,上周沪综指继续回落,跌破60日均线,并没有遇到多方的狙击。本周股指继续走低,昨日盘中下破3100点关口,距离半年线仅有一步之遥。

  11月大盘以3100点为依托上攻,冲至3300点附近,12月遭遇惨烈杀跌,重新跌回3100点附近,两个月走出先升后降的倒V行情,回到原点。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回到原点,个股更是遭遇惨烈杀跌,如果普通投资者从11月持有到现在大概率可能面临的是亏损。一位资深投资者向记者戏谑,“忙忙活活整一年,一月回到解放前”。

  银泰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后期A股整体将延续弱势格局,但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无需过于担忧。后期两市延续弱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年末资金利率的上行将对市场整体形成负面影响,其次近期债市调整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将抑制资金的风险偏好。而两市之所以不大可能继续大幅下挫首先源于前期两市的下跌已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风险,同时从实体层面看,支撑指数运行的积极因素依然存在。整体上对未来一段市场我们认为仍需保持必要的谨慎心理,但最坏的时间或许已经过去”。

  企稳信号看“三面”

  在连续阴跌之后,大盘已经直接直面半年线。从目前来看,后市指数能否企稳须看资金面、经济面、盘面热点“三面”因素。

  一是资金面,能否吸引资金回流。12月以来,主力资金出现持续净流出,其中12月19日沪深股市净流出234.76亿元,为月内最高。12月20日沪深股市净流出228.97亿元,为月内次高水平。这两日均出现超大单和大单净流出,中单和小单净流入的特征。由此来看,本周资金离场意愿更为浓厚,参与热情显著萎缩。后市指数想要震荡企稳,资金回流必不可少。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打破阴跌,出现急跌,这会激发资金的超跌热情。另一种是出现重大利好消息刺激,悲观情绪得到修复,重新吸引资金入场。

  二是经济面,经济数据改善能否持续。11月A股的大涨与经济面的不断好转密切相关,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复苏状态依然良好。本月将有外汇市值交易额、工业企业净利润、国内信贷等多项经济指标发布,如果数据继续向好,将进一步验证经济复苏的预期,这可能会对指数构成支撑。

  三是盘面,在热点一片颓靡下,会否出现新的领涨龙头。近期市场连续阴跌,创业板虽偶有拉升,但却并未带动整个市场的人气。其实热点散乱,领涨龙头“失位”才是当下市场最大的症结所在。每次指数震荡企稳,都需要有反弹龙头出现,类似于8月初A股的企稳反弹得力于大宗商品的涨价潮,有色、钢铁带动指数。10月初企稳拉升得力于房地产板块的大幅拉升,后续领涨龙头“归位”将助力市场企稳。记者 徐伟平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