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媒体深入福建:两岸共同生活圈不是梦

2012年05月24日 08: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两岸媒体深入福建:两岸共同生活圈不是梦
大嶝小镇台湾食品店里的台中特色商品店。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泉州,开元寺。从未来过泉州的中评社桃园特派员黄文杰,却说自己到过开元寺。“别忘了,台南也有座开元寺!”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现存殿宇是明末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资修建,后来郑成功到台湾,其嗣子郑经也在台南仿泉州兴建了开元寺。“开元寺里有3代人的故事,也串起了泉台两岸情感。”

  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谢璧莲站在妈祖像前,双手合十,行祭拜礼。在台湾,每年都有15万人到湄洲祖庙进香。

  漳州市副市长谢毅泰在接受媒体采访前,先问有没有老乡。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近千万人祖籍在漳州。

  两岸记者海西联合采访期间,闽台渊源被以各种形式论证。

  大嶝岛的华丽转身

  此行的大部分台湾记者是第一次到厦门,不少人登上厦门大嶝岛的心愿是看金门。据说,从大嶝岛坐小船,摇橹1004下就可以到达金门,两地最近距离只有1000多米,让福建自然成了对台交流的最前沿。

  闽台间贸易往来的缘起其实很简单。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金门长期战备,物资匮乏,厦金两地渔民就用渔船载着货物到海峡中线进行交易,当时有人称此为小额贸易,也有人干脆称其为走私。1999年5月,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开业,两岸间的海上交易终于移上陆地。此后,不仅台湾商品多了,人气旺了,去年9月,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还扩建为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更成了台商投资创业的乐土。这些变化被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洪肇君称之为“华丽转身”。

  据“大嶝小镇”投资方、厦门象屿集团董事长王龙雏介绍,这里是大陆唯一的台湾商品免税区,原产地台湾的粮油食品、土畜产、纺织品、工艺品、轻工产品及医药品等6大类商品在此免税销售。目前这里有注册商行200多家,其中台商超过40%。首批进驻“大嶝小镇”的台商林心一说:“除去租金,成本被大大压缩,因为免税,产品价格优势就随之显现,这里的商品比台湾还便宜。”

  目前,从台湾商品到台湾创意齐聚这里,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从海西“起步”。

  高科技带动转型升级

  福建是台商最早“登陆”的地方,两岸经贸往来的展开,带来的是闽台两地的互惠双赢。台湾工商时报记者佘研宁想知道,海西再次掀起的台商投资热,与早期的“登陆潮”有何不同?

  在泉州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副总经理刘世昌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硬件,为想要进入的台企搭建风险低、门槛低的平台,使台商在这里创业没了后顾之忧。2011年至今,绿谷已成功引进6家台资高科技企业。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孟芊说,经过多年发展,在闽台商普遍面临产业升级或转型,而海西经济也面临结构性转型。新一波的台商投资,较之前更注重与当地的产业对接。为此,福建省正在搭建平台,在提供优惠政策上努力尝试。台资高科技产业的进入,带动了当地企业的升级转型,实现了互惠双赢。

  金融业的“先行先试”

  作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前沿,热络的经贸往来,让两岸金融合作显得相对滞后。两岸金融合作在海西如何“先行先试”,也是记者特别关注的内容。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海西的金融业已开始有了“台湾味儿”。

  大陆首家具台资背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厦门银行副行长戴文进说,台籍员工给银行带来了新鲜血液。ECFA生效后,首家进入大陆的台资财险公司——富邦财险总经理庄子明说,台湾经验对大陆保险业发展非常有益。海西第一家两岸合资保险公司——君龙人寿总经理高瑞华说,越来越多的台湾金融“大船”正驶入海西……

  如何破解中小台商融资难的瓶颈,两岸金融业者也在海西“先行先试”。厦行台商业务部总经理吴志祥说,两岸异地抵押业务,开创了双方金融合作新模式。“如果台资中小企业在台湾有不动产,就可以在台设定抵押,在厦行获取贷款,这等于是活化了企业在台湾的不动产,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君龙人寿作为首批签约福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企业,首创了“两岸保险服务一条龙”,如果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可在台享受医疗、意外等保险。

  谈到创新产品的“先行先试”,高瑞华说,和平发展最终会带来两岸民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层面的全面融合,两岸共同生活圈终究不是梦。(本报记者 李炜娜 文/图)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