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策划:在大陆老台胞沉浮录 往返两岸"戒不掉的爱"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01日 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原台声杂志社社长郭平坦(左)和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蔡世雄(右)。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 摄
    原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苏民生(左)和现任台盟中央副主席、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祯(右)。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于台湾或籍贯台湾,因为历史的因缘际会,最终定居于大陆几十年。岁月沉浮,如今他们多已进入暮年,当回首往事,说不尽的甜酸苦辣,道不尽的悲欢离合。

  中新网台湾频道推出主题策划《岁月沉浮,老台胞在大陆生活纪事》,采访多位生活在大陆的老台胞,走进他们的乡土记忆、大陆生活,体味他们对两岸交流与人生的感悟。他们每个人的个体的故事,正是两岸关系大历史的生动体现。

  【乡土记忆篇】在大陆老台胞沉浮录 时代悲歌中的乡愁记忆

  【大陆生活篇】在大陆老台胞沉浮录 走进大陆的艰苦和感动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郭思远 吉翔 丁文蕾 王义铭) 历史,在那一刻成为一个民族深沉的痛。而这个痛,期许随时间慢慢推移得以痊愈,正如历史学家所言“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49年后,生活在大陆的和由国外回到祖国的台胞一时间再也无法回到台湾,但他们怀念故园的浓浓乡愁和建设强大国家的拳拳之心,都汇聚成人们对老台胞最为明显的记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一》)当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轻台胞,而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历尽沧桑的老台胞,但他们依然在翘首以待……

【两岸关系篇】再踏故土,一种“戒不掉的爱”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一直贯穿老台胞的生活轨迹。由于时代的历史因素,旅日台胞不少都是生在台湾,学在日本,长在大陆,因此,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故台盟中央主席蔡啸曾写诗到:“风云沧桑半世纪,我以许我报瀛洲。”

  两岸交流中,他们与台湾亲人血浓于水,与台湾朋友情真意切,这种感情都是其他感情所无法取代,对两岸政策的建言献策,他们会更多考虑台湾民众的感受。

  再踏故土

  光阴荏苒,在期盼多年之后,老台胞们终于踏上返乡之路,其感受恐怕难以言状。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这首《汉江》正是他们情愫的真实写照。

  对此,郭平坦对中新网记者说,每次回台湾感觉都很好,每次感受都不一样。像日本他去了17年,作外交官4年,但感觉却是“可去可不去”。然而,对台湾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吃的、住的等一去马上就融洽了,民间风俗一样,语言也通,“我是闽南话的口音,回台湾还会讲一些闽南话,当然普通话也很普遍”。

  1996年,林明美第一次以讲学名义来到从来没有到过的台湾。据她介绍,那次是台北医学院给她发出邀请的,中间虽几经波折,最后还是成行。“我一到台湾,家里就来了三、四十个亲戚,大家都很亲切,我们先去扫墓,之后一起叙旧聊天。”

  蔡世雄1993年第一次返乡进行学术交流,他说,那是非常感慨的,“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我的一个同学居然还记得我们家过去住在哪。其实,我自己都记不住了。记得那时候,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过来,一问是我同学,他还记得我的名字。”

  后来,同学们为蔡世雄召集了一次同学会,有28个同学从台湾的四面八方赶来,在蔡老看来,这很不容易。不论是同学还是亲人,都特别热情,让自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情意。那时候,亲戚们放鞭炮,办了十几桌的欢迎宴,分散在台湾岛内一些亲戚都回来了。

  “我有个表叔,他感慨地说,当年你父母是我们乡有名的知识分子。有父亲的小学同学,还提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光着脚,一起去上小学。”蔡世雄说。

  在台湾,很多记忆中的人和事重新浮现脑海,“我的祖父跟我们生活了多年,我对他的印象很深,一次早上4点多发生地震,我们都跑到野地里,祖父怕我们着凉,就冒着危险回去拿衣服,虽然已离开台湾60多年,但自己仍然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

  据吴国祯介绍,第一次可以被允许回台湾是1993年,回去探望父亲,住了两个月的时间,因为离开台湾20多年了,他去看望亲戚朋友、老师,做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回台湾比较长的一次是1999年,从1月到6月,足足有半年之久。那次,他在台湾“中央大学”待了有半年,有了比较深入了解,在学校跟学生们交流了很多。

  吴国祯回忆说,从那以后,到了陈水扁“执政”时期,就再不让他回台湾了,所以这一下又拖了10年。2009他再次踏上故土,他到母校新竹的清华大学去了3个月,从人的一生来讲,大学生活是记忆深刻的时期。而在台湾的短短3个月里,他跟老师、同学交流了很多,那次去,他感触比较深。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