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寻访大陆台籍老兵·和平岁月:建设大陆 终回故土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02日 0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949年9月,田富达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作为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发言。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美华(左)和何标(右)。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编者按】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或许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而对那些亲历战争的大陆台籍老兵来说,战争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真实滋味,概莫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切体会。

  如今战争岁月已远去,但他们都在以自己方式,记录那个岁月发生的故事。中国新闻网台湾频道推出主题策划《战争与和平,台湾籍老兵的故事》,寻访曾参与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台湾籍老兵,从台湾记忆、抗日烽火、内战风云、和平岁月四部分,揭示历史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战争与和平的烙印。

  寻访大陆台籍老兵·台湾记忆:寒苦童年 受骗当兵

  寻访大陆台籍老兵·抗日烽火:留学女兵与潜伏

  寻访大陆台籍老兵·内战风云:被俘当八路出生入死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郭思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历史翻过新一页。那一天,有两位正在念华北军政大学的年轻台湾籍士兵站在观礼台。一位是台湾新竹高山泰雅族人田富达,一位是台湾苗栗人黄清旺。

  同在彼时,台籍士兵徐兆麟正在上海台湾干部训练团学习,而曾参与过抗日战争的两位台籍士兵杨美华和何标,在1949年10月前后,分别赴福建和上海开展对台工作。

  这个时刻,也迎来了台籍老兵的人生转折……

【和平岁月】战斗结束后参与建设,老兵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台籍老兵多数转入对台工作。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88年11月台湾当局准许大陆台籍老兵返回故乡,自此,台籍老兵终于可以回家了……

  战斗延续

  抗日战争结束后,何标没有随家人回台湾,而是积极寻找自己的组织。与组织取得联系后,他在华北军区教导二团工作,主要是教育被俘的国民党部队高官。1947年秋,他参加了河北省定州市清风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何标经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创始人谢雪红介绍加入台盟,并调到上海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工作,不久后,调到九兵团参与解放台湾的工作。

  1950年,何标参加舟山战役,被安排执行侦查任务。在战役开始前,国共两党都非常注重这场战役,毛泽东曾发电文称:“这个胜利,打破了台湾残匪利用舟山群岛为根据地对华东实行封锁轰炸骚扰的计划,进一步造成了解放台湾的条件。”

  此时,何标与一名战友对舟山本岛外的小岛屿进行侦查时,由于那天刮台风,当他们刚到达,国民党部队已撤走。他们便对当地的一家大户人家进行搜查,缴获了两支步枪。国民党部队有个报务员向他们投诚,上交了一台手摇发电电报机。

  何标说:“我身上带了联络信号,因此,我到之后,舟山本岛的本部就知道国民党已经撤出的消息。在我们完成任务后,坐渔船到本岛,把枪、电报机和发报员交给了部队,然后就回到了小岛屿。”

  5月16日,浙东前线指挥所下令全线出击:21军从东线进占登步岛,23军自中路进占大猫岛,22军由西路进占册子岛。17日三路大军会师舟山岛。至19日,岱山、长涂、衢山、普陀山等全部解放,舟山本岛解放。

  5月中旬,盘踞在嵊泗列岛的国民党军队主力撤离。7月7日,解放军淞沪警备区98师派出4个营的兵力,于当日分头攻占大小洋山、泗礁、嵊山、枸杞等岛,岛上的残余海匪,或缴械投诚,或全部被歼。至此,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何标被派到河北赤城枪厂工作,并任管委会副主任。1967年,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回北京恢复工作,1985年离休。

  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央决定需要开展对台工作,因此,台湾籍士兵都集中到华东去工作。徐兆麟被调到上海台湾干部训练团工作,并任二中队任副指导员。

  1950年元旦后,九兵团组织先遣队到福建前线,台训团也抽调5人组成先遣小组到福州和厦门去,徐兆麟便是5人组成员之一。当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此时,兵团渡海解放台湾,已难以实现。

  6月底,徐兆麟回到台训团,并被任命到五中队任副指导员,10月台训团由上海辛庄搬到丹阳,徐兆麟被调到团政治处任青年干事,负责青年团工作。

  1951年9月,台训团被撤销,徐兆麟被调到三夜司令部而出担任参谋。1953年3月,被调到军委总参谋部二部广州局任参谋。1955年10月转业到广州进出口公司担任人事科副科长。

  徐兆麟1982年调到全国台联会工作,担任第三、四届全国台联会副会长,直到1998年离休养老。

  参与建设

  1946年2月,杨美华被派到渤海公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军区医院工作,不久后,与曾一起参加抗战的敌工科科长郭祝平结成伉俪。随后,随夫参与整个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结束后,杨美华与丈夫被派到福建三野驻闽联络处,开展对台工作,杨美华任联络参谋。此时,国民党势力正从福建沿海退向台湾本岛,福建社会形势比较混乱,杨美华与丈夫为解放台湾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家也不断转换工作地点。从福建到上海,从上海到山东,从山东到天津,从天津到张家口,从张家口到北京。

  1959年,解放军总政治参谋部在洛阳创办解放军外语学院,杨美华在该校日语系任教,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1978年9月,杨美华为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台湾省代表团副团长到北京开会,并作为代表发言。此时,分离30多年的弟弟从美国到北京讲学,通过全国台联会和台盟等单位寻找杨美华的下落,并让其转交一封信。

  在杨美华发言之前,联络人都不敢把信交给她,因怕她过于激动,无法发言。会后,当杨美华看到这封信时,激动万分,思绪澎湃。遥想自1941年她告别父母赴日本留学后,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后来,她与弟弟见面时才得知,她母亲在临终之际,就嘱咐弟弟一定要找到她……

  1979年10月,杨美华考虑诸多因素,便转业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直到1987年离休。

  黄清旺说自己从事闽南话播音员工作,完全是一个“误会”。建国后,黄清旺在纺织工厂做了一段时间。有一次,上海台湾同乡会组织的文艺晚会,他去参加了,而且唱了一首客家山歌。

  当时华东人民广播电台一位科长是老台胞,叫做苏新。苏新就问黄清旺:“你是台湾人啊?会说台湾话吗?”黄清旺说:“会啊!”然后,他们就一直用闽南话交流。过了没多长时间,华东局台工委一个调单下来,就把黄清旺调到电台去了。

  “当时一调电台,我就蒙了。我这么一个小学生,让我到这个地方来。我一看脑袋都大了,就闹,提意见,希望送我去上学。”黄清旺说,“在纺织工厂的时候,当时厂长答应我,送我到华东纺织学院学习,不过,学习完之后需要我回工厂工作,我都答应了。”

  当黄清旺闹意见的时候,苏新就很耐心地做黄清旺的工作,并说“你是在为解放台湾而工作,全国都在为解放台湾而准备,你作为一个台湾人,你不做吗?你要上大学,这里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还有些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他们就是你的老师。”黄清旺心想这个帽子戴的大了,再也不敢闹意见了。

  此后,黄清旺就老老实实跟老编辑学怎么编稿,怎么播音。一点一滴的学,慢慢积累。后来,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科全搬北京后,并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清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直工作到离休,并被评为播音指导职称。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