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海峡论坛:让两岸百姓坐下来好好聊

2013年06月18日 08: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好呷(好吃)!”6月16日,在厦门举行的一个台湾特色庙会上,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吃过虱目鱼丸后说起了闽南话。“吃虱目鱼最好还得来台南,主任一定要来哦!”受到鼓励的台湾摊主马上发出了热情邀约。

  上任刚刚3个月的张志军没有去过台湾,上一任国台办主任王毅在他5年的任期内都没有机会访台。台湾与大陆之间,官方直接互动仍属禁忌。不过,全面开花的民间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厦门举行的台湾庙会,属于第五届海峡论坛的28项子活动之一。

  寻根问祖草根相会

  海峡论坛可能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论坛,每届都吸引数千到近万人参加,其中多数来自台湾。论坛主会场设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其他子活动则分散在福建各个城市。与国共论坛和“两会商谈”不同,海峡论坛的特色在于“草根性”,约九成与会者是基层老百姓。

  平头百姓各有各的关心。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吴钦纬,参加了在漳州举行的“海峡百姓论坛”,并且找到了对接的大陆吴氏族谱。“父辈们曾十几次来大陆寻根问祖,可惜都无缘而返”, 吴钦纬说:“这次族谱对接后,我们还要参拜祖祠,合适的时候还要把先人的骸骨归葬大陆。”

  和寻根问祖一样,在厦门举行的“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也是为了重寻被海峡隔断的亲情回忆。台湾有400多个村落城镇与福建村镇同名。数百年来,从大陆移居台湾的民众,常常以保留同样的村名镇名,来寄托那份思乡之情。

  来自新北市树林区的许建强在活动现场表示,当初先民将自己家乡土地的名称带到台湾,虽数百年饱经风雨,但村名至今依然坚持着故乡的地名,在历史的洪流里依然坚持着爱祖、爱乡、爱家的真诚,相当不易。

  百闻不如一见

  即便是国民党执政后的这几年,绿营人士唱衰、反对两岸交流的新闻也所在多有。但两岸民众面对面坐在一起时,融洽气氛往往和那些报道大相径庭。台湾青年企业家交流协会会长陈文益说,他多次来厦门出席海峡青年论坛,每逢活动结束,目睹两岸学子在离别之际相拥哭上一鼻子的场景,就会感觉欣慰与值得。

  逾半数台湾人迄今没有到过大陆,从电视或地下电台得来的资讯,已与真正的大陆大大脱节了。陈文益说,大陆之行使台湾学生亲身感受到大陆的飞速发展。

  海峡论坛为没有到过大陆的台湾人提供了一个亲眼验证的机会。国台办透露,此次活动邀请了不少台湾中南部的县市长和议长,并且所邀的七成民众来自中南部。“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两岸民俗信仰交流”、“两岸社会公益交流”、“海峡客家风情节”、“台湾县市推介会”、“两岸金融论坛”、“海峡物流论坛”……一个个对口的活动,给两岸民众打开了彼此了解的窗口。

  敞开怀抱才使误会冰消

  “就是在29年前,1984年,就在这块土地上,在厦门岛的中心,每天早晨6点,我们可以听到广播,就像院子中的广播一样,那是来自金门的,广播说,‘共军弟兄们,受苦受难的大陆同胞们’。也就在大嶝岛,大陆的广播也说着,‘蒋军弟兄们,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们’。可是,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地区。”6月16日的海峡论坛大会上,主持会议的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讲了这段生动的历史。

  6月16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海峡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我们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前来旅游观光、交流参访,“即使是那些曾经支持过、追随过、从事过‘台独’的人,只要他们有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意愿,我们也欢迎他们来大陆走走看看。”

  真诚的呼唤,激起很大的回响。两岸近50年来的历史讲述了一个浅显但做起来却不容易的道理:只有敞开怀抱相互接触,才能消除误会与隔阂。现在许多台湾泛绿民众因被长期的政治宣导所误,仍对大陆有误解甚至仇恨情绪。不过,包括头面政治人物在内的不少绿营人士近年访问了大陆,且给台湾带回了有别于传统绿营思维的声音。相信,接下来这股潮流还会继续汇集。(本报记者 王 平)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