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香港研讨会证明两岸展开政治对话不可怕

2013年07月05日 14:4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由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积极推动的该会与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合办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引起两岸社会的热烈反响。华广网今日刊载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平的评论文章指出,谢在结束这趟研讨会之旅后表示,自信积极跟对岸交换意见。可见,两岸展开政治对话很平常,并不可怕,一切问题都可摊到桌面上讨论,分歧才可以厘清,矛盾才可以解决。

  全文摘编如下:

  日前,由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积极推动的该会与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合办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引起两岸社会的热烈反响。的确,这次研讨会可圈可点,意义非同一般。

  充分肯定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性。谢长廷长期以来对发展两岸关系高度重视,积极设法找到适合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论述,为民进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找寻一条出路,即便遭到基本教义派的政治围剿和人身攻击,也在所不惜。这次参加香港研讨会,谢依然是一贯态度,高度肯定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发展两岸关系的积极意义,主张以创新观念和创新做法,扩大两岸交流。谢长廷明确表示,到香港参加这次研讨会,不是要推翻过去两岸交流的成果,相反的,是肯定过去两岸交流的一个重大成果——和平,期望在此基础上,调整方向的“失衡”,提出创新的观念和创新做法。谢长廷还表示,两岸人民在文化血缘上有着长远的同源关系,不可能选择长期对立,双方要发挥自身优点,证明两岸可以多元共生,树立解决差异、共生共赢的一个典范。谢长廷对待两岸关系发展的这种积极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称赞谢是一种“务实的态度”,认为两岸确实存在许多差异,但要面对差异、了解差异、解决差异。如果民进党能有谢长廷这种积极、务实心态,相信该党和大陆的关系绝非是现在的状况,谢在研讨会中所说的“台湾政党功能及两岸正常交流的失衡”现象也就不会存在。

  推动民进党与大陆展开交流。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对这次研讨会给予很高评价,称会议“独树一帜、别开生面”,是近20多来第一次有这样的研讨会,也是5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影响及推动的产物。希望透过研讨会,大家可以寻求共识或为寻求共识创造条件。孙副主任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台与会人员的民进党身份背景。谢长廷推动举办的这次研讨会,虽然还算不上完全的民共交流,谢长廷也明确表示自己不能代表民进党,研讨会是维新基金会办的,似乎有意与民进党撇清关系,避免去年“开展之旅”遭遇的反弹一幕重演。不过,诚如谢长廷所说,参加的“立委”和学者大部分是民进党籍,而社会也期待民共交流,这样才不会边缘化,政党政治才不会失去功能。所以,研讨会又不能说与民进党没有关系,何况谢行前还专门向党主席苏贞昌报备,从一定程度上可说是得到默认。尽管研讨会还称不上民共间的正式党际交流,但已经打开民共间对话的一扇窗口,为民进党展开两岸交流创造更多回旋空间。参加会议的民进党籍“立委”赵天麟表示,这次算不上正式的民共交流,但有实质意义,为未来民共交流暖身。民进党“中执委”洪智坤认为,民进党与大陆如此的互动模式是好的,“交流就有意义,透过交流凸显差异,更具有战略意义。”“台独”色彩浓厚的前民进党“立委”林浊水,原本不看好这次研讨会,去年对谢的“开展之旅”就曾表示质疑,后为研讨会的务实所感动,赞扬谢长廷赴港交流参访“真切务实”,调整幅度“非常巨大”。

  证明两岸展开政治交往并不可怕。民进党对两岸的政治交流极其敏感,不仅自身排斥,对国民党和台当局在两岸政治关系上的任何风吹草动也是风声鹤唳,极尽干涉、反对之能事,使得两岸间的政治对话和交流举步维艰、迟迟无法开启。而这次香港研讨会则说明,两岸展开政治交流接触并不可怕。谢长廷在6月29日论坛开幕式上表示,目前两岸的发展,在缓和两岸紧张局势上确实有阶段性成果,但挑战依然严峻,此次研讨会的核心就是要在两岸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后,探讨如何更好的向前发展。应该说,谢对两岸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两岸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后,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拐点,迈入敏感的政治深水区,新形势下,要想继续深化两岸关系的发展,就必须碰触敏感的政治议题,设法突破两岸关系发展瓶颈、打破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无法开启的僵局,才能使两岸关系平稳向敏感深水区过渡。谢长廷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研讨会中大胆地与大陆展开了政治对话,据报道,在分组讨论中,观点的碰撞,火花四射。谢在结束这趟研讨会之旅后表示,自信积极跟对岸交换意见。可见,两岸展开政治对话很平常,并不可怕,一切问题都可摊到桌面上讨论,分歧才可以厘清,矛盾才可以解决,两岸的和平协议才能签订、军事互相机制才能建立,台方关心的台湾定位、国际活动空间等才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两岸关系才可能深化发展。(杨平: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