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台湾“公民社会”趋向“暴力社会”

2013年08月21日 16: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近日,台湾万余民众街头抗议苗栗县“大埔拆迁案”,部分抗议民众进而围攻台当局“内政部”。台湾《旺报》8月21日发表署名王昆义的文章指出,整个抗议活动到最后已经失去“公民社会”应有的理性抗争的本质,有趋向于“暴力社会”的情况。如果再继续鼓励或美化这种运动,难保台湾不会变成“万人凯道送仲丘”所唱出的“悲惨世界”。

  全文摘编如下:

  8月3日马英九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下起“8月雪”,由“公民1985行动联盟”发起的“万人凯道送仲丘”晚会,动员25万人穿着白T到凯道参加这场晚会。由于参与者有秩序的来来去去,被称为是台湾最成功的一次“公民运动”。

  但是,8月18日晚上,同样以“公民运动”的方式,动员2万人到凯道抗议苗栗县政府7月18日拆除大埔4户的学生与民众,在晚会结束以后,却有近千人转往台北市徐州路“内政部”大门,翻越围墙入内继续静坐、喷漆、贴纸,抗议者扬言要瘫痪“内政部”办公。整个活动最后已经失去“公民社会”应有的理性抗争的本质,有趋向于“暴力社会”的情况。

  一般“公民社会”或称“市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私营经济的一部分。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包括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利益而行动的组织。公民运动如果有一方失去理性,也可能演变成“暴力社会”。

  因此,没必要过度美化“公民运动”,也不要以为公共事务都需靠“公民运动”才能够解决。从“万人凯道送仲丘”到声援“大埔4户”,在一个月之内两度发生的“公民运动”,本质上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大家再继续鼓励或美化这些运动,难保台湾不会变成像“万人凯道送仲丘”所唱出的“悲惨世界”。(王昆义:台湾战略学会理事长)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