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学者共话“国学”:固文化根源 扬华夏文明

2013年10月27日 07: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没有什么词能够像‘国学’一样,超越政治、经济、地域的阻隔,将海峡两岸的文化情感深刻地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文化根源使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又能够使我们两岸同胞携手同行,列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创造出炎黄子孙的灿烂明天”。

  10月26日,第九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当天下午,参加论坛的两岸教育界人士就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双方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深耕国学文化,维扬华夏文明。

  一、何为“国学”:立国之源兴国之道

  究“国学”源头,台湾辅仁大学国文学系教授赵中伟说,“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不过,这里的“国学”,是指国家主办的中央学校,专门培育贵族子弟。

  现今所称“国学”,相对于“西学”,为中华文化的总称,即中华学术,涵盖古今。赵中伟说:“一个国家所有的学术,称为国学,就是中华学术、中华文化之总称。”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持相近观点。她认为,“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学术”,“所谓‘国学’,实际上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先贤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有过一段论述:“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能立者也。”由此可知,国学不仅是立国之源,更是兴国之道。

  所以,参加研讨的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赵艳林作出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论断;郝芳华认为,“国学教育成了体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赵中伟说,“国学教育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如果放弃了经学,不重视经学,不仅摧毁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且灭绝了国人正念向上的目标方向”。

  二、孟子是什么东西:两岸“国学”教育差异

  台湾政治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董金裕在发言中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他与几位台湾同事到山东省参加一个关于孟子的学术活动,在卧铺车厢与一位女大学生交谈中被问,“孟子是什么东西”?这让从事国学教育的董金裕十分震惊,也让他体验到经历历史剧变后大陆国学教育的尴尬局面。

  据悉,2013年5月,董金裕编著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被大陆采用为中学基础教材。此后,董金裕不断接到大陆媒体电话采访,被询问如何做到将台湾的“国学热”带到大陆?董金裕幽默回答,“国学在台湾一点都不热,天气倒是很热”。他说,国学在台湾,寓以生活,寓以实践;而之所以“热”,是因为稀缺、饥渴。

  董金裕介绍说,台湾从小学到高中,皆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编入课本,传授给学生,进而要求将其精神融入生活,付诸实践。小学国学教育,皆从古书中取材,将传统社会所注重的事情或观念改写成白话文;初中,以儒学为主,开始直接从古书中选取篇章;高中,设有“国文”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且选文多数从叙事转为说理,以让学生知晓儒家以及各家学说要点。

  经此,台湾的国学教育有助于民众语文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传统文化要义的知晓与实践。

  郝芳华说,“在激烈的文化变革之后,(两岸)在对国学的认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国学教育上,首先就是用力多寡的不同”。她认为,台湾的教育体系给中华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多的理解。反观大陆,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明显不足。“大陆地区的小学语文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初中开始陆续增加,但并没有规定比例,目前高中阶段最多的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最多也不过50%。而且,大陆大学阶段大多数高校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无法接受国学教育”。

  尽管近年来,国学教育得到显著发展,但相对而言,大陆新时期的国学教育还处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开始时期,各种标准、规范、传授方式等,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尤其在针对当代文化的国学教育,还有很大的不足。

  有鉴于此,两岸国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有迫切的必要性。

  三、两岸“国学”未来:发皇光大 维扬华夏

  近年来,尤其在2008年以来,两岸教育交流取得长足进展,两岸国学教育交流也显著增加,在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以及基础教育领域交流等方面,呈现互补态势,两岸国学教育渐行渐近。但在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学者们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董金裕教授表示,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有系统且持续不断进行,他极力主张将这种延续民族命脉的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之中,以优质的师资、精选的教材,赓续进行系统化教学。他建议,两岸应将孔子诞辰纪念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两岸规范化祭孔礼仪,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郝芳华建议,要集中两岸的学术力量和国学教育经验,完善国学理论范畴;加强两岸中小学国学教育合作,充分汲取对方在国学教育方面的经验,形成中小学国学教育共识;两岸联合相关学术力量和资源,让中华文化和国学教育在海外能够得到更好发展;两岸共谋国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赵中伟则从儒学的核心“经学”角度出发,认为儒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对儒学经典的发皇光大,可维扬华夏文明。他建议,大陆要为“经学”正名,恢复其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两岸要广开“经学”相关课程,以增进研究人才,推广经学教育;两岸共同召开“经学”学术会议,提升研究水平;两岸“经学”研究单位进行师资交换、共同编书等交流与合作;设置“经学”奖学金,鼓励有志之士研究“经学”,培育人才,深化“经学”基础。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