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写真:在台陆配为陆生打造温暖“港湾”

2013年11月07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1月7日电 题:在台陆配为陆生打造温暖“港湾”

  中新社记者 冽玮 陈立宇

  对于嫁到台湾16年的王彦来说,台湾陆配关怀联谊促进会理事长这个新身份,不仅仅是个头衔,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据台方统计,近5年来海峡两岸通婚稳步增长,每年约12000对。在台湾大陆籍配偶已逾32万。为使广大陆配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创造家庭和谐,今年7月台湾陆配关怀联谊促进会成立,全力辅导陆配所遭遇问题。

  王彦说,同为“异乡客”,她最能体会大陆乡亲的思乡之情。11月3日,成立才3个多月的台湾陆配关怀联谊促进会,在台中市举办“为陆生打造在台温馨家关怀联谊活动”,广邀来台湾就读的大陆学生参加。

  中国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的官员透露,2011年赴台就读实际注册的学生有920多人,2012年为985人,2013年目前的统计数字为1890多人。

  当日,位于台中市大里区一座普通楼房,人声鼎沸,来自大陆22个省份、就读台湾19所大学的120多名大陆学生济济一堂,分别依省份就座,品尝家乡菜,讲着家乡话,上演着温馨和谐的一幕。

  来自山西的汪健,捧着满满一碗红烧牛肉面,作饕餮状。在他赴台求学期间的食谱里,还没有哪一顿饭能让他如此心满意足。而嗜辣的四川籍陆生余海涛,在比较了台北的辣与四川的辣之后,谈及两岸的风土人情,分享来台心得。

  台湾街角巷弄里的“小店”,是许多大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那些新奇可爱的手工作物,既展现了台湾的创意文化,也反映当地人注重生活品质,享受“慢生活”里的小细节。

  余海涛说,他的家乡成都也是一个生活节奏较慢,幸福感很强的城市,因此赴台求学的日子里,他如鱼得水。“我想告诉台湾朋友,我很幸运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不一样的文化,认识到不一样的你。”

  相比之下,黑龙江籍陆生俞城羲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台当局针对陆生制订的“三限六不”,让陆生觉得低人一等。他们无法与其他学生一起考取专业执照,无法参与企业实习或学术研究,无法留台工作。而最为人诟病的是,陆生因未能参加健保,在台湾面临“看病贵”的尴尬处境,甚至有人已因此半途退学。

  俞城羲对中新社记者说,入学时,就有大陆学长提醒,去医院看病,记得告诉医生自己没有台湾健保卡,请不要开贵重药。为此,陆生的行囊里各种药物齐全,伤风湿疹之类的小毛病自行解决。

  “其实我们想要的不是特别优惠,只希望能与其它外籍生一样,一视同仁;我们没有要占台湾人的便宜,只是希望能在这里安心念书而已……”俞城羲一脸的沉重。

  记者了解到,由于不能考驾照,陆生出门多依赖公共交通工具,“飚”摩托车成为他们热望之一。

  来自福建的交换生郑少杰坦言,他喜欢自由选课制度,可以自己掌握时间,兼顾学习和旅游。“我把一周7天分成两段,前4天从早到晚都上课,后3天我就去台湾全岛走趴趴。一来就花7000多新台币买了折叠自行车,完成自行车环岛海岸行后,半价卖掉。”

  关注陆生的身心健康,为陆生在台生活和学习营造友善环境。已成为在台陆配的共识。

  陆配刘菊平是湖北人,她与晏远静、任红林一样,在台湾陆配关怀联谊促进会担任志工,细心搜集着陆生的各种信息、需求,加以整理归纳。尽快放宽“三限六不”政策限制,允许陆生校外打工、提供奖助学金等呼声最高,其次,修学4年的陆生每学期需要办理签注手续,耗费大量精力,亟需简化环节等。

  王彦表示,在台陆生人生地不熟,举办联谊活动,可聊故乡情,也聊学校事,一解乡愁。“看着小弟妹们吃上家乡菜,高呼‘赞’的时候,我们也好幸福哦。”(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