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悬崖边的贵族:蒋家第四代 从蒋友柏到蒋友青

2013年11月15日 09:46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悬崖边的贵族:蒋家第四代从蒋友柏到蒋友青

  最近蒋友青恐吓美国学校的事件,令蒋家第四代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对媒体而言,作为新闻人物的蒋家第四代,身份是如此微妙。他们虽有“王子王孙”的身份,却将坠入凡尘,距离地面甚至只剩那么1公分。但正是这1公分的距离,令他们又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凡夫俗子。对其间种种失落与挣扎、光鲜与不堪,蒋家第四代中最具明星光环的蒋友柏在《悬崖边的贵族》一书中曾字字辛酸地诉说。

  而与蒋友柏、蒋友青兄弟身上各类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蒋氏家族整体的低调与索然。如今的蒋家看似枝繁叶茂,但在第三代的过早凋零之后,已经缺乏能够在家族事务上一言九鼎的人物。

  闪光灯下的蒋友青:“叛逆王孙”?

  大陆读者对蒋家后人颇为关注,其中最有知名度的还要数蒋孝勇的长子蒋友柏。比起长居美国拒不从政的堂兄蒋友松(蒋孝武之子),形象出色、善与媒体互动的蒋友柏几乎是蒋家第四代的代表人物。而其幼弟蒋友青,其实也是媒体的宠儿,从“贴心小王子”到“酷似吴彦祖”,都曾是媒体贴在蒋友青身上的标签。即使进入青春期的蒋友青性格叛逆,频出岔子,媒体在关注之余,也不忘为其分辩,认为童年孤独、缺乏关注的蒋友青性格躁郁、不善沟通情有可原。闪光灯下的蒋友青符合大众对蒋家后人的一切想象,可谓标准的“叛逆王孙”。

  台湾知名媒体人、《蒋家王朝:台湾·1975》的作者杨莲福告诉导报记者,蒋友青就读的美国学校在台北天母地区,就在自己家附近。在他看来,直白点说蒋友青就是一个愤青。15岁退学的遭遇,可能让他心里有一些委屈,或许有喝酒或是有其它行为,使他在心理上和身体上异于常人。有台湾媒体认为蒋友青成为问题少年,是母亲蒋方智怡疏于照顾,但杨莲福认为并非如此。“七八年前,台湾正值倒扁、连战破冰、国民党内部重整时期,这些都不影响蒋方智怡照顾孩子,还是蒋友青个人因素比较多。”正值叛逆期,又学业不顺,而且就住在学校附近,退学后的蒋友青心绪不佳以致有过激语言、行为,并非不可能。

  贵族气息犹在但正努力融入社会

  “地下总统”蒋孝勇过世时,蒋友柏20岁,蒋友青只有6岁。作为目前蒋家众人中还活跃在媒体视野中的一房,蒋方智怡和其子蒋友柏既经历过“蒋家王朝”的鼎盛,亦要面对后来的寒凉。据杨莲福描述,自己曾经见过蒋友柏几次。“有一次是去看电影,遇到他们一家四口。他背着小孩,太太在后面跟着,就是寻常家庭的样子。”后来有一次去蒋友柏的公司参观,杨莲福则见到了蒋友柏穿着T恤、戴着帽子,在公司里走来走去的,展现美式轻松和幽默的样子。不过杨莲福也说:“你问他A,他会回答你B,属于答非所问的那种,完全美式思维。”

  而蒋方智怡则完全是一位很传统的妇人。“有一次她要拿一台电子琴给我朋友,她就自己背着琴进来我朋友的店里。我当时就发现是她了,但没有点破,她也没有大声地说‘我就是蒋方智怡’,我也就只当她是我朋友的朋友。“杨莲福印象里的蒋方智怡,没有架子、非常朴素,是把自己当成一般平民。

  即使如此,杨莲福认为蒋家第四代身上仍然残留着最后的贵族气息。他们的身上,还留有一份第一家庭的风范与光环。特权也还是有,虽然有些只存在于无形中,例如媒体对于蒋家人的事迹仍然很关注。而且蒋家后人很多,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蒋孝文、蒋孝武的后人多在海外,就可以与世无争,而蒋孝勇的子孙留在台湾,就得尽量融入台湾社会。

  大家族的难题:谁才能代表蒋家

  蒋家基因优良,又有大家风度,后代子孙多俊男美女。但吸引媒体关注的,除了蒋家第四代的绯闻轶事,亦有蒋家内部的龃龉。早年蒋方良犹在时,蒋孝严与蒋方智怡在国民党内的互动就相当冷淡。一个求认同,一个认正统,争的就是身为蒋家人的意气。蒋家发展到如今,还留在台湾政坛的也恰好只剩这两位。某种程度上,现在提到“蒋家人”,一般人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两支。

  但近年的“两蒋日记”之争,原本低调的蒋友梅(蒋孝文独女)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身为蒋家长房长女的蒋友梅早年甚得蒋经国爱重,在蒋家地位超然,因此敢与婶婶蒋方智怡叫板。在杨莲福看来,蒋家第三代多造势,第四代为避政治干扰远走海外。但这并不代表留在台湾的蒋方智怡一支就理所当然成为蒋家代表。“两蒋日记”等纷争的矛头都是指向一个问题,到底谁能够代表蒋家的声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长辈纷纷过世,蒋家还没有一个在家族事务上可以一言九鼎的人物。(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 杨思萍)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