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微调课纲符台多数民意 民进党扭曲历史贻害无穷

2014年02月12日 13: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华广网报道,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10日晚核定高中课纲微调案,其中包括“中国”一律改称“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时期”改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增加“被迫”二字等内容,微调后的新课纲将于2015年8月1日启用。台湾多数民意对此表示支持,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也出面力挺,民进党方面则政治力干预教育,为一党之私扭曲历史,对子孙后代来说贻害无穷。

  课纲微调获多数民意支持 马英九力挺值得肯定

  台教育部门微调高中课纲话题历经多日纷扰,10日晚尘埃落定,确认微调内容包括“中国”一律改称“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时期”改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增加“被迫”二字等。虽然民进党基于所谓“一边一国”立场和年底选举考量曾对微调课纲百般阻挠,但为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岛内主流民意对微调课纲纷纷表态支持。

  一群由高中、大学生组成的“抗独史阵线” 2月7日上午到台当局“教育部”门口举行记者会,表示支持“教育部”微调高中课纲,并对民进党美化日本对台殖民统治予以痛批,声称民进党此举对不起当年被日本镇压屠杀的台湾原住民。正如早前在两岸热映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中展现的台湾原住民抗日的英勇行为,至今让两岸同胞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历史不容更改,民心不可违背,这一次台当局在获悉多数民意支持微调课纲后,果断出手,确定新课纲于2015年8月1日启用的举动,一改此前在两岸众多事务上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畏手畏脚的情况,特别是马英九亲自拟定策略,由“立法院”党团扮演捍卫先锋,党部后方支援随时待命出手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其表现可谓勇气可嘉,值得肯定。

  民进党用政治力干预教育 扭曲历史贻害无穷

  在台“教育部”近日微调的课纲中,很多修正都集中于日本当年在亚洲的侵略与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包括将“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对日本征用慰安妇增加了“强迫”二字等。此外,微调后的课纲还增加殖民政府对台湾人民经济与土地的侵害,多数贸易由日本商社垄断的内容。台人武装抗日的内容除原有的后壁林之役、雾社事件等,又增补罗福星的事迹。

  这些内容放在教科书上都是绝对客观的描述,但民进党却表示将在六个“绿营”县市集体抵制,其实质就是民进党用意识形态制造政治对立,用政治力干预教育颠倒是非。

  民进党在早前的执政时期,挥舞“本土化”的大旗,曾在3年半内10次调整课纲,把“本土意识”当成“反国民党”、“反一中”的筹码,进而谋求实现 “台独”的目标,尤其是为了要“反一中”而肆意扭曲历史,甚至刻意“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这种为了政党的一己私利不许说“日据”、不许谈“殖民”的自欺欺人的心态,是民进党最大的蒙昧与悲哀。国民党“立委”陈淑慧2月10日就痛批苏贞昌领导的民进党“宁愿做日本人走狗”。

  在台“教育部”近日微调的课纲中,将“中国”改称“中国大陆”,民进党对此也不予认同。但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小英基金会赴北京进行经贸参访时,也以“对岸”、“中国大陆”等词汇取代“中国”;包括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台南市长赖清德、高雄市长陈菊等人和陆方交流时,也称呼对方为“中国大陆”,而不是旧版历史课纲所强调的“中国”。希望其他绿营人士也能够与时俱进,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调整对大陆合适称呼的同时,还原日本殖民台湾的历史本来面目,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容扭曲,更不容忘记,否则,贻害无穷。

  课纲拨乱反正任重道远 台当局还需努力

  回顾此前的民进党执政时期,为了强调“台湾主体性”,民进党执政当局致力于切断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多次调整课纲试图割断与中华文化的渊源,歌颂日本的殖民统治,从骨子里就不愿承认自己中国人的血统,并不断强化其“一边一国”的立场,这种数典忘祖的作法,令人痛心!如今,在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下,台当局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已经迈出了课纲拨乱反正的第一步,展望未来,如果想完全清除民进党执政时期扭曲历史的“余毒”,可谓任重道远。在此,我们也期待台当局将来能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让台湾的教课书真实记录历史的本来面目,造福台湾的子孙后代!(记者 民生)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