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如何看台湾“七合一”选举期的民调?

2014年03月18日 10:4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014年是台湾“7合1”选举之年(“7合1”是指台湾直辖市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选举,确定于11月29日举行。)近期,针对台北市长、台中市长等热门公职,台湾民调机构已公布了大量的选举民调。近几年,台湾政党常常用民调决定各类选举的提名候选人,因此民调结果的重要性其实也是不容小觑。

  民调是为了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目的在于反映社会舆论或民意动向。虽然民调原意是在于反映民意,但是到选举结束之时,对比选举结果与之前的民调预测,常会发现民调大多不“靠谱”。这也不禁引发一个问题,台湾的民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会跟实际投票结果有一定的出入?各个机构统计的民调的用意为何?

  民调是如何产生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台约有民调机构70余家,报纸有民调,比如《中国时报》、《联合报》等;电视台也有民调,比如TVBS。政党社团也有民调,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有规模较大的民调机构,但是这些内部数据大多都不会公开。第三类是台湾的学术中心,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民调研究中心等等。最后一类就是专门做民调的商业机构,如国际知名的盖洛普民调公司。

  目前定期公布政党民调的主要媒体有:《中国时报》、《联合报》、TVBS电视台,但其结果不断被诟病的原因也在于这几家媒体的政治色彩普遍偏蓝。被蓝绿共同认可的相对公正的民调机构“远见”要求访员口齿清晰,闽南语也要流利。主管会将访员与受访者之间的通话内容加以录音,事后详细核查。

  民调其实采用的就是最基本的统计抽样理论,就是在全部选民中随机挑选一些选民,了解他们的投票倾向,从而从这个结果概推到全部选民的意向。通常民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抽样,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在抽样这个阶段,台湾民调机构一般采取当街或上门派发问卷、家宅电话询问和网上投票三种民调方式。

  民调准吗?

  导致民调结果与实际投票结果存在差距,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由人为有意识的操弄而成,比如发布虚假民调或者是民调机构本身就存在强烈的政治倾向。另一种原因就是测量工具所产生的误差,这些误差是可以尽量避免的,但是也并无法完全排除。

  上文提到,台湾民调机构一般采取当街或上门派发问卷、家宅电话询问和网上投票三种民调方式。但是选取的方式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采用电话访谈或者是网上投票将会对蓝营更加有利,因为蓝营的支持者大多是社金地位较高者,而绿营支持者大多为南部农村地区农民或者原住民,家里并不一定安装乐电话,更不用提电脑了。因此,如果进行全台大范围的电话访谈或是网上民调不便于统计支持绿营的人。

  另外,台湾现今大部分民调都是通过拨打座机电话访谈来进行的,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弃用了座机,只保留了手机,通常这部分人多为年轻人。而在家会使用座机接电话的也可能以老人家居多,这就可能会造成受访者年龄分布的不均衡。而且为了民调提高成功率,大多数民调时间都会选在工作日的晚间,。但是平心而论,上班族劳累一整天回家,不一定会有耐心且客观地回答完冗长的调查问卷。

  其次,选取地域不同,民调结果可能截然相反。台湾政治版图大致是“北蓝南绿”,如果民调选取的受访者主要在北部,那势必结果会偏蓝。比如最近TVBS公布的连胜文对柯文哲民调结果,或者是丁守中对柯文哲民调结果,其实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此结果并非完全真实反应民众对参选人的支持意向,更多的是反应出台北市的“蓝绿”分布态势而已。

  最后,民调员在向受访者提问时也有玄机存在。比如只会讲闽南话的受访者能否听懂国语,或者受访者不愿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时,民调员是否应该不断追问,抑或是循循善诱引导其想法。这些问题都会引起民调结果的偏差。

  由此看来,在抽样和调查这两个环节中就有可能出现无数的误差,民调结果并无法代表真正的民意所向,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依据而已。

  民调成为竞选工具

  台湾媒体根据过往的民调经验发现,每次民调中都会存在20%左右不愿表态的隐形选民,而这些选民又以绿营居多,这也与选民的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高教育程度者因较了解社会状态,所以表达自己态度的意愿较高。而低教育程度者因基于疑虑,因此表达态度的意愿比较低,而且政治倾向也会随着时局变化而变化。而民调结果也许也会从中助力,引导甚至是误导一些政治倾向较不坚定的选民,因为确实有很多台湾民众在看民调投票。

  比如当选民通过民调发现中意的参选人已经处于明显优势地位时,自己的这一票对结果将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改变时。选民有可能就会改变投票意向,将票投向同党的但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参选人,至少将选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所以早前出现过民调最高的参选人反倒会因为选民们这种被民调误导的行为而落选。

  或者是,当选民发现自己中意的参选人民调太低,基本无胜出希望时,为了不让自己的选票白白浪费,就会将选票投给其他有望胜出的参选人,最终使得低者的选票变得愈发的低。

  当然也有参选人将民调作为一项竞选的工具,虚张声势。比如快到最终投票阶段,参选人可能担心选民以为自己选票已经足够而不来投票,就会打出“悲情牌”说自己民调落后,希望大家能够力保。

  从以上几种情况可以看出,民调已经不完全似乎一个中立、客观的反应民意的工具了,它可能会引导甚至是误导选民的态度,也有可能成为参选人竞选的政治工具。

  所以在台湾选举期看民调的时候,也并不需要全信,将其作为一个参考足矣。(俞菁)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