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五一”大陆赴台游火爆 入台证“一证难求”

2014年04月29日 08:34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由于赴台湾旅游人气爆棚,为了能在合理承受范围内保证“五一”期间更多的大陆游客顺利赴台旅游,4月16日起,台湾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配额从每日3000人提高到每日4000人。据悉,截至目前,“五一”期间大陆旅客的入台证配额已经全部发完。

  2011年,大陆赴台个人游正式开放时,游客仅为3.03万人次,而2013年,这一人数增长至52.2万人次,3年增幅约16倍。其中作为赴台旅游大省的福建,仅一省赴台游人数就占到了总人数的58%。

  根据福建省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全省居民申请赴台359199人次,其中赴台旅游总数为30.4万人次,团体旅游为74627人次,个人旅游为229382人次。仅今年三四月份,福建省居民申请赴台团体旅游超1.5万人次,个人旅游超6.1万人次。

  而据台湾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底,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已超25万人次,团体游已超52万人次,其中3月份更是创下大陆游客团体旅游开办以来单月新高。

  “一证难求”成游客赴台难题

  此前,为了迎合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需求,除了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之外,还有新竹、台中、彰化、屏东、嘉义等地的多家旅行社联合起来,成立了12个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力争大陆客商赴台观光旅游和投资。

  台湾旅游的高人气和配额的增加,也使大陆旅行社纷纷加大对赴台游市场的开发力度。根据多家旅行社的预订情况来看,游客“五一”期间赴台旅游受入台证的影响最大。虽然台湾出入境管理部门提高了入台证配额,但现在才开始办理入台证并想在“五一”假期赶赴台湾,已经为时过晚。

  据旅行社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入台需求远远大于配额,所以导致办理入台证需要排队很长时间。从目前的配额来看,办理入台证仍需19至20个工作日。按照往年市场情况,每年3月到5月、“十一”黄金周、春节等台湾旅游旺季,入台证办理时间都会出现延长,最好提前45至60天办理入台证。目前,还有数万人排队办理入台证,而“五一”期间的入台证配额已经发完,现在办理入台证最早只能在五月中旬出行。

  多举措力保“赴台游”安全

  随着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的不断攀升,随之而来也相应衍生出不少问题。此前,多家媒体曾对大陆游客赴台游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多数游客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是大众对赴台游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担忧始终居高不下。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曾多次表示,希望台湾方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各方面的安全,并希望双方加强配合,尽快解决突出问题,有效保障大陆居民在台旅游的合法权益,维护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据悉,针对赴台旅游各种经济乱象,台当局“行政院观光推动委员会”4月起将由“财政部”各区税务局以驻点站岗方式,针对重点对象进行税务查核,尤其是对从接团、游览车、住宿及购物等全程包办的港资一条龙购物商店进行重点审核;台当局“法务部检察署”也将就查缉购物商店私设银联卡刷卡机,并邀请相关单位研商执行方式。

  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全台联合会理事长姚大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五一”期间的入台证配额增加后,希望能做好大陆游客分流工作。大家不一定都要去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等人满为患的景点,而是可以尝试一下去具有台湾当地特色的基隆、云林、彰化等地游玩。

  文明出境游应成公民自觉

  而针对大陆游客来说,如何文明出游也是近期一个热门并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赴台旅游大省,福建省在向赴台游客宣传文明出境旅游,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五一”期间,福建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将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随出入境证件和在口岸执勤现场免费发放给申请人和旅客,并在出入境接待窗口、口岸执勤现场张贴宣传海报,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提醒语,将有关文明旅游的要求告知申请人和旅客。

  除了在受理大厅和口岸边防检查执勤现场营造文明旅游的宣传氛围以外,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还同时利用窗口民警与申请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主动宣传文明旅游的理念,告知出游目的地国家的民俗和禁忌,引导强化申请人文明旅游意识,提醒申请人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使文明出境游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行为。(记者吴亚东)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