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界精英问台湾青年:反服贸+反核+低薪 未来何在

2014年04月29日 11:1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反服贸、占“立院”、占“政院”、反核。近日台湾岛内沸反盈天的一系列政治抗争,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对此,台湾《中时电子报》今日刊发署名为美国朔荣有机光电科技公司总经理谢永生的评论文章,作者围绕当下台湾青年为何低薪这一现实问题,抽丝剥茧、痛陈厉害,并诘问卷入政治风波的台湾青年,“反服贸+反核+低薪”,你的未来究竟何在?

  文章作者开门见山指出,很多反核的,是年轻人。而抱怨薪水低,买不起房子的,也是年轻人。很多反服贸的,还是年轻人。如果你反服贸,又反核,月薪又低,那么你的未来是什么?我敢说不会太好。偏偏这三者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

  台湾年轻人低薪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这是由于台湾经济成长率长期处于低迷所致。且这一情况跟台湾的民主发展刚好成反比。台湾的平均经济成长率在1988年之前是8%,之后则在4-5%之间。而在政党交替之后,有一年(2001)台湾甚至于曾绝无仅有地有过负成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呢?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大陆的改革开放。二是台湾政党政治的运作。偏偏这两件事,开始的时间点差不多。”

  对于台湾的经济成长,作者分析指出,台湾经济属于海岛型经济,其成长有赖于贸易持续扩张。说白了,就是自己没市场,赚钱全靠卖东西给其他地区、海外大国。“过去都是靠美国老大哥,而现在我们依赖则是大陆。依赖后者的程度远比台当局(或政客们)愿意承认的更深更广。大陆(含香港)同时是我们最大的出口(2012年占40%)与进口(2012年占16%)市场,也是我们最大的贸易顺差市场。但是因为台湾对大陆贸易有产业及金额的限制,实际依赖的程度与数字恐怕要比这个高多了。”

  文章谈到,台湾最早去大陆的是家具业,五金业,然后才是电子业。刚开始的时候,是整个村庄,后来索性整个产业通通搬过去了。不管是李登辉也好,陈水扁也好,或马英九也好,都没能挡住这个趋势。而这样的情形进行了30年,台当局也漠视了30年。所以说,大陆的崛起与台湾产业空洞化造成了台湾青年人的低薪,并不为过。

  作者认为,造成台湾经济成长低迷的一大重要因素,是上世纪90年代,欧盟及北美国家相继成立了区域整合经济体,对台商在出口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台湾商品如果无法出口到这些区域整合经济区,台湾的经济就不会成长。因此,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陆,对台湾的经济成长就变得非常重要。

  作者由此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如此,台湾没有选择的自由。若要有效的兴利除弊,就要解决台商在与大陆贸易上的不稳定因素,继而以大陆为跳板,进入世界市场。如果台湾与大陆没有正式的商贸协议,我们怎么有效保护台商?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的稳定成长,来往方便,关系正常化,就是ECFA的功用。(可惜,被很多人解释成了“急统倾中”。)言尽于此,作者再次向青年发问:“你今天坚决反对服贸协议,又畅谈‘木马屠城’阴谋论。说真的,想清楚了吗?”

  除此之外,对于不少岛内青年坚决要求废核,作者指出,这就等同于要在结构上增加营运的成本,削弱台湾竞争力。因为核能除了供电稳定,是公认最便宜的能源。“很多人说,德国已经废核了,所以我们也应该废。可是,他们废核的前提是,他们需要电时要能向邻国买电。此外,德国废核之后电费涨了115%,工商业用电则是涨了160%。最近,德国有个新族群叫‘电力贫民’,指的是在废核电价急涨之后,付不起电费的老百姓。所以,废核的结果受到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低收入者。”

  文章最后,作者更语重心长劝诫台湾青年,在我们那个年代,台湾面临着动荡不安的经济,及危急艰巨的局势。当时,但当时大家都知道要“庄敬自强,处变不惊”,齐心建设台湾,专心发展出口贸易。同时,大家也都相信明天生活会更好,会赚更多钱。大学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游行,也没那个胆占据“立法院”。但毕业后,我们都有手拿007手提箱,准备走世界抢订单的勇气、成为踩不死的蟑螂志气,以及打拼才会赢,憨厚朴实的“黑手精神”。而这些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最需要的吗?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