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创新思维 深化两岸青年交流

2014年05月30日 09:5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2013年12月28日晚,经国台办批准立项的两岸重点文化交项目,以“舞动两岸情 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在福建福州开幕。图为开幕上福建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演员们在表演畲族舞蹈《凤冠银光》。中新社发 张斌 摄  

  台湾《旺报》30日发表社评说,未来是年轻人的,两岸关系的未来是由年轻人决定的,今天播下交流的种子,明日就能收割融合的未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月初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要扩大两岸青少年交流,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热情、真诚,追求新事物,能很快地结交新朋友。陆委会主委王郁琦20多年前学生时期,曾与对岸大学生因辩论赛认识,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记忆和获赠的南京雨花石,青年间最自然、最单纯的友谊,会让人记忆一辈子。

  在经历了长达60年的分隔之后,两岸各自留存了不同的历史记忆,加以现在台湾在学大学生,自中小学阶段就接受了李登辉、陈水扁当政时期“去中国化”的教育与社会氛围,更加深了对大陆的疏离感。在身分认同上,民调数据显示,年纪越轻的族群,认为“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越高。只有依靠大量交流,拉近两岸青年之间的距离,才能消除这样的疏离感。

  许多学生在亲身去过大陆,尤其在与大陆学生面对面交谈、交往过后,立即颠覆了过去的刻板印象,对大陆产生极大的好奇心,激起了探究的意愿。这不仅缘于两岸同文同种的自然亲切,更因为台湾年轻人看见大陆的繁荣与机会,将是未来求学、就业、甚至创业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就现况来说,两岸青年交流已从早期的泛泛游览,逐渐转为专题交流活动,交流管道与规模都有很大提升。从2000年至今,大陆通过台联、海协会以及各个大学等组织,多渠道地推动台湾大学生赴陆参访、交流。台湾的夏潮基金会以及一些大专院校也常态性地组织学生到大陆参访或学习。

  尽管如此,两岸青年交流仍存在着极大改善空间。尽管每年有这么多的交流营队,但参与者仍属少数,估计每年赴陆交流的台湾学生在1万人次左右,多数学生仍未有机会真正踏上大陆的土地。从交流形式来看,以旅游参访型为大宗,走马观花,可以看到大山大水,可以感受到大陆硬体建设的飞速成长,但未能深入大陆社会,难免有隔层纱的感觉。

  因此,我们建议,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可以从“古”,至“今”,再到“未来”,全方位地进行。“古”是指中华民族的5000年历史古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仍是两岸之间最强而有韧性的纽带,然而两岸年轻一代都越来越西化,对于传统习俗、中华古文明有越来越陌生的倾向,因此,要开展两岸青年共同寻根活动,包括汉字古文明、孔孟文化、民间习俗、传统技艺等,建立文化民族的归属感、培养“命运攸关共同体”的身分认知,大陆荣台湾兴,大陆衰台湾哀。

  “今”指当下,可分两部分,一是现实世界的交流。大陆赴台的交换学生求学之余全台趴趴走,一位陆生直言“试着成为一位台湾人”,才感受到台湾民间生活的安适与坚实的社会力,岛内旅游已成为陆生赴台的必修课。也有一些台生借着在大陆交换的机会,背起背包在各地壮游,亲身经历立体的大陆真实面貌。大陆官方可投入资源适当补助,创造更多台生登陆交换学习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到大陆趴趴走,大胆设想,如果全台大学生都有机会到大陆交换两三个月的时间,每年也不过10几万新生,这种全面性交流产生的影响力将非同小可。

  另一个是网络世界的交流。现代年轻人离不开电脑、离不开网络,但目前两岸的网络使用习惯有极大差异性,台湾用facebook大陆用人人网;台湾用Line大陆用WeChat,因此,大陆应发挥创新精神,打造一个能同时吸引两岸年轻人使用的网路平台,并且让年轻人来经营,创造两岸网路大同世界。

  至于“未来”,两岸年轻人的特质已没有太大差异,上网、追星、时尚等日常活动很接近,关注的事情也大致相同,两岸的“90后”,皆面临高房价、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要给予两岸青年希望,在大陆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台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两岸青年共同创业,打开台湾青年进入大陆市场的机会之窗。

  台湾学生的反服贸运动中,我们看到“让利”思维的局限性。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的措施中,须抛弃利诱的想法,让两岸的青年自发、主动地参与交流,这就需要鼓励建立两岸青年社团,由青年自己主导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基础,这才是两岸迈向真正融合之路。

【编辑:马君豪】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