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写真:谁说淡水已“没落”?

2014年10月05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0月5日电 题:谁说淡水已“没落”?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陈立宇

  带着“末日黄花”的心态走到淡水,却发现“与有荣焉”的新大陆。解说资料或是误解,眼前真实方就一口凭说。

  “台湾历史上第一大港”、“西方文明散播点”、“基隆港兴起后淤浅渐荒”、“地位跌宕沦为小渔港”……所有查阅“关键词”都隐晦指向,淡水“穷途末路”。真是如此么?

  捷运列车高架城市上空,一路向北飞驰,站在窗口远眺,未“水”而“水”先来:从淡水捷运站几公里外,便望见淡水宽阔体魄于群山间铺张开,水面粼粼,闪动午后暖阳。

  “金色水岸”依水修筑,蜿蜒数公里,游人在巨榕伞絮罩荫下休憩谈笑,运动爱好者骑脚踏单车悠悠环湖。

  顺水游逛中正观光市场,店铺一字排开,铺主扯嗓叫卖,油炸大鱿鱼、正宗蛤嗲、烧酒螺、爱玉冰、青草茶……当地海产、特饮是陆客最爱聚集之处。多家租车“趴趴走”店铺,外租车辆排满市口。巷间,散落着打靶气球、彩色弹珠、洋画卡片的“古早”小把戏,勾起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现在渔民很少了,退居到更偏远的地方”,“怀旧柑仔店”店员女孩一边结账明信片价码,回头又添一句,“像你这样的陆客却是最多”。

  从观光市场小巷穿过,直通淡水老街,步入其间,街市宽阔,豁然开朗。折字迂回街道长达数百米,上百家店面于此云集,喧嚣热闹。

  盛极一时的“港印”,仍可轻松寻到。不少餐厅装饰为地中海风格,街面上,铺陈最多便是鱼丸、鱼酥、虾卷土产店,游客一面试尝议论,一面排出长队。当地人口碑相传的小吃“阿婆铁蛋”、“阿给”,留存至今,受人追捧。

  一家名为“登峰鱼丸博物馆”就开在老街上。海鱼模型张牙舞爪、攀壁附梁,无线电浮标、地图、用具解释着海钓流程,“大白鲨可以做鱼丸么?”墙壁上贴满众多可爱海报。甚至,纪念馆顶层三楼开通了“DIY”教室,请食客动手泡制鱼丸。

  64年前,这家“博物馆”店主林国峰在马路对面开出第一家鱼丸店,几十载研尽海鱼食材及口感,近年来前后斟定四五名设计师,才落地建成鱼丸博物馆,与贩售鱼丸、鱼酥街铺融为一体。

  “当初爸爸做馆,是想讲述淡水古而有之的吃鱼丸习俗,并且力图深掘,鱼丸文化如何而来”,如今女儿林宜邦接手“二代掌柜”,成了整条街最忙的老板之一。

  林宜邦一家,是土生土长淡水人,见证港口由盛走衰的历程,但生意比起半个多世纪前,毫不逊色。

  沿淡水河畔而行,向西漫步数公里,林林总总,散落着三十多个新老景点。从老街起,红毛城止,满眼皆人,满处商机。

  随意向当地人问起“没落”言传,诡笑寡言,置一句,“是游客必经之地,你自己慢慢看啰”。(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