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统派团体参访团:台湾选择“大义”才有“大利”

2014年10月09日 08: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统派团体参访团:台湾选择“大义”才有“大利”
图自左至右分别为张麟征、石佳音和纪欣在座谈会上发言。陈晓星摄

  台湾的社会现实是:有喊“独”的自由,没有说“统”的民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阐述,在台湾社会激起波澜。如何理解台湾的现实与未来的出路?怎样看待“一国两制”?在种种曲解的纷扰里,参访团部分成员根据自己的现场观察和思考,给出他们的分析。

  参加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访问北京的部分成员,10月7日在台北座谈,探讨“台湾的出路在哪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提出,这是当前台湾社会发展的总课题之一,是任何人,尤其是肩负开拓时代前进、谋求实现自身理想的青年人更需要认真面对、难以逃避的问题。习近平在会见参访团时提及“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还指出“‘台独’分裂势力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挑动两岸对抗紧张,带来深重祸害。两岸同胞对此记忆犹新。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台独’之路走不通”,这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

  张麟征:不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张麟征在座谈时说,台湾要往哪里去,要先看世界潮流,认清楚利益方向,再看区域形势,不能随心所欲,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利益所在。但台湾社会在“台湾优先”的塑造中,形成了先看自己、再看两岸、再看国际的思维模式,“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但现实是身处区域经济和国际形势之中,有些事你再喜欢也是不能做的,不能实现的。同理,有些事你必须面对。现在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是个事实,对此,美国需要面对,日本需要面对,台湾不管喜欢与不喜欢也要接受和面对。今年“太阳花”运动后一系列事件,令两岸关系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重新启动有一定难度,因为台湾内部的政治情况非常特殊,执政党不像执政党,反对党更像执政党,执政党哪怕是好的政策遇到反对就退缩。马英九任期内,两岸关系政策最受肯定,有超过50%的民意支持,结果也是没有坚持,遇到反对就往后退。现在虽然“立法院”内国民党占多数,但这是分裂的多数,民进党是少数,却是团结的少数,所以,在马英九的任期内,服贸、货贸能否通过有很大的变数。

  劳动党副秘书长臧汝兴在座谈会上谈到台湾政治现状时说,“太阳花学运”的核心就是“台独”,不是一个进步的运动,可是却在台湾社会获得“进步”的形象。台湾青年人不喜欢大的论述,不喜欢谈经济,喜欢小确幸,所以对投身其中的“学运”并不了解,以为是进步的。两岸和平与东亚和平才是进步运动,我们应该去推动,不能失去促进进步的战场。

  石佳音:“大义”决定“大利”

  中国文化大学助理教授石佳音说,台湾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牵涉统独问题。统独的选择根本上是道德的选择,不是利益的选择;是“大义”决定“大利”,不是“大利”决定“大义”。义就是国家民族的认同。

  他说,台湾的现实是法理“台独”不敢做,政治“台独”有风险,经济“台独”不可能,文化“台独”大行其道。比如把日本侵略、殖民的历史以客观中立的面貌美化和正当化,令历史是非颠倒。在台湾,到处都能看到以“日治”代替“日据”,日本殖民统治时代的遗迹被刻意保存并从殖民者的角度去纪念,甚至有中学老师提出“侵略”这个词带有立场,不合中立,应该回避。“侵略”在国际法上是有清楚定义的,绝对不是主观的概念。如果这种趋势不扭转,日本在台湾烧杀掳掠的历史都会被捏造成“谣言”。历史被扭曲就看不清现状,不少人以为台湾有一个脱离于中国的利益。现在亚洲有两大势力,一是中国大陆引领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二是防堵复兴的美、日势力。在这两大势力之中,台湾经济上无法自足,军事上无法自保,事实上无法保持中立,不倒向这边就要倒向那边。但由于政治的虚伪宣传,台湾人民认为有第三条路可走,这第三条路就是拒绝与大陆理顺两岸政治关系并走向统一。其结果就是不断与大陆发生摩擦,靠向敌视中国的美、日,陷入经济上依赖大陆、军事上依赖美、日的困境,进退维谷,内部认同错乱,社会撕裂,政治动荡,人心不安。

  石佳音的观点是,台湾必须面对一个无可逃避的、带有道德性的根本抉择:在中国复兴与美日安保之间,到底站在哪一边?台湾当然不能站在曾经侵略和殖民自己的国家一边,要和自己的祖国站在一起。所有关于两岸关系的主张、政策,无论包装成什么,若不能清楚回答这个选择,就都是避重就轻,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空心菜”。

  纪欣:台湾越早讨论“两制”越有利

  《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说,习近平会见统派团体时谈了很多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对“一国两制”内涵做出三点论述:一是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这指的是台湾现行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可以保留,自然包括实施已久的政党政治及选举制度;二是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这表示“两制”将由两岸共同协商建构,台湾社会展开研讨、形成共识越早,就会对自己越加有利;三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这显示和平崛起的大陆更有信心及能力,确保台湾民众在统一后,享有更大的经济利益及国民荣誉。

  纪欣说,这个谈话传回台湾后,对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朝野政党异口同声“不接受”,舆论焦点也专注于对“动机”的议论,“这就有点装无知了”。其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始终是大陆实现两岸统一的方针,可见之于历次重要谈话及文件中。“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在于“一国”,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锚在于“一中框架”。要从“一中框架”走向“一国”,当然必须先化解两岸的政治歧异,最终解决两岸的政治对立,但如果在台湾连“一中框架”都无法维护深化,大陆再不表明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道路,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和平发展走向和平分裂吗?本报记者 陈晓星 孙立极 (本报台北10月7日电)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