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20年教育改革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2014年10月11日 09: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湾《中国时报》11日发表社论说:人的青春没有第二个20年,一个地区的发展,也不容浪费任何一个20年。但回顾台湾这20年来的教育改革,却仿佛在原地鬼打墙,折腾了20年,学生的痛苦没有减轻,教育水准及竞争力倒是日走下坡。这场教育自我耗损的恶梦还没有结束,不知台湾在国际竞争的梯队里,最终将掉落到哪个位置?

  从李远哲在1994年9月应当时的台当局“行政院院长”连战邀请,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召集人起,在陆续推行多项改革方案中,浩大的教改工程启动至今已经20年,在台湾就影响程度而言,可谓仅次于民主改革的社会工程。但回顾所来径,会发现也许设计者都曾深受升学主义之苦,当时社会对联考窄门难挤也多有诟病,以致于这套教改的基本思维太过执着于减轻升学压力,却忽视了精英人才的培育与竞争力的提升。

  但是,由于设计不当,又变来变去,还愈繁琐困难,想让孩子减压的美意非但没有实现,反而让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都苦不堪言。2002年废除联招,改采多元入学方案,除了“甄选入学”及“考试分发入学”两大管道外,还有“繁星计划”和军、警大学等招生管道。测验分为学科能力测验、指定科目考试、术科考试等统一考试,学测则可以选择学校推甄或是个人申请的方式进入大学。至于初中入高中则采基本学力测试,北高两市还曾提出免试升高中的自愿就学方案。

  没想到,“多元入学”变成“多钱入学”,以前清贫子弟可以靠公平的联考为自己的命运翻身,但多元入学却要评比更多表现成绩,结果让城乡差距与贫富阶级更加明显、扩大且固着化,弱势者陷入更不利的处境,许多寒门人才就这么被埋没了。

  而为了让人人都可上大学,达成快乐学习升学减压的目标,台当局“教育部”鼓励广设大学,结果从23所增加至160所,现在台湾学生要考不上大学还真的不容易。大学林立下,技职教育相对萎缩,技职人才也出现断层。问题是,大学文凭因此大幅贬值,中、后段班大学的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并无突出竞争力,薪资因此也容易被压低。再加上少子化冲击,许多大学招不足学生而面临倒闭危机,甚至预估2026年台湾将有4成大学倒闭。

  20年下来,入学减压未必有成,培育出来的人才水准却不进反退。为入学程序耗尽力气后,很多学生不想再为学业拼命,只求平安毕业拿到学位即可。过去许多台湾优秀人才会愿意奋力苦读,并到海外留学进一步钻研,最终获致卓越成就,但现在的年轻世代闻苦色变,只要有沾点苦味的事情就不想靠近,离开台湾也选择轻松无压的游学方式,殊不知无论在职场生涯或产业竞争中,唯有吃苦受挫付出心血努力,才能让自己成长并取得优势。而竞争力的能源,就来自这些优秀人才的集体拼搏。

  文章说,能够带动台湾前进的卓越人才,是需要去挖掘、培育、激励的,但这20年来台湾明显做得不够。在校园里,陆生积极发问学习的态度胜过只顾着滑手机的台生,台湾在美留学人数逐渐下滑,整体表现也不若以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座教授张懋就在7月的台湾“中研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现今台湾学生遇到问题,不肯自我尝试、挑战,而是打电话问学长,缺乏追寻知识和真理的动力。过去台湾留学生在外表现不俗,但现在即使是岛内一流学校毕业生,在外表现也只有中上。还有院士说,有台湾学生到了斯坦福大学却落荒而逃。如今在国际间卓然有成的台湾人士,大多已有相当年纪,后续未见代有人才出,对竞争力来说,这是很可怕的警讯。

  2003年台大教授黄光国等百余位学者曾批判10年教改政策错误乱象,造成台当局不负责、老师不支持、家长不安心、学生不快乐、毕业没有头路,根本就是一场社会灾难。然而10又过去了,问题如旧,台湾竞争力倒退,早已被其他亚洲小龙甩到后头。如果不赶紧强化精英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好的教学水准,台湾势将被国际竞争潮流所淘汰。

  文章最后说,台湾的李远哲教改已经失败,大陆快速崛起、东亚小虎振翅欲飞,台湾竞争力不能等,需要进行二代教改。鉴往知今台当局不足恃,需由公民团体出面整合,带动社会由下而上讨论,形成新教改共识后,再交由台当局执行。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