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蒋介石楼堂馆所:“难言之隐”已“曾经”

2014年10月11日 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0月11日电 题:台湾蒋介石楼堂馆所:“难言之隐”已“曾经”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陈立宇

  若倒退半个世纪,台湾关乎蒋介石的楼堂馆所,在大陆民众印象中,几乎是冷僻陌生的,关于蒋介石的“敏感”话题亦难以启齿,如骨鲠在喉。

  今天,从台北“士林官邸”到“中正纪念堂”,目光所及尽是大陆旅行团,游客摩肩接踵,巡访遗迹。谈到历史轶闻、重大事件,大陆游客甚至与台湾“地接”导游互开玩笑,调侃逗趣。

  走进占地25公顷的士林官邸花园,绿植葱茏,鸟虫竞鸣。

  蒋介石、宋美龄巨大卡通画摆于入口,“蒋介石”竖起大拇哥,“蒋夫人”伸出二指、作“yeah”的俏皮手势,引来陆客排队合影。取名“中正包”、“官邸招牌冰棒”的开胃小吃,“牵”住不少人肚肠。

  迁台后,蒋介石在阳明山行馆先行暂驻,1950年入住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去世。于此起居26年,使得士林官邸成为蒋介石最典型的私邸居所建筑。

  踏入官邸正馆二楼,蒋介石两间起居室,宋美龄卧房、画室,共用饭厅,各自书房,静静展陈着“二人世界”的私密空间。

  “除了先生、夫人,这里从来没有别人住过,而先生是在这张床上过世的”,由于禁止拍摄,一些大陆参观者顺着志工李美香指向望去。

  李美香和同事的家,就在士林官邸附近。1996年,官邸外部中西庭园开放;四年前,私邸正馆正式对外开放,揭开神秘面纱。“过去戒备森严,我们都无法靠近,现在成了观光客必经之地。”志工们说。

  花园中,鲜花绿草覆盖下的隐隐突起,是当时“战备之需”修建的碉堡,地下暗藏秘道直通台军指挥所、直升机停机坪。这个曾被陈水扁无意间爆料的“秘密”,如今成了泥土下的文物,被埋进历史。

  从士林官邸步出7公里,即是蓝顶白柱、气势恢宏的“中正纪念堂”——台湾当地为纪念蒋介石所建“地标”。

  偌大展厅屏幕上,是普通话滚动播放的视频,一位台湾军事专家正分析当年国民党落败的“三大原因”,回顾国共两党合作、内战历程。

  “前几天,我还接待过一批大陆党校学者,对于‘差异’,我们相互讨教,不做定论。”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志工告诉记者。

  这些年,他前往蒋介石出生地——浙江奉化溪口镇,了解地方志内容,也曾在南京中山陵、“总统府”寻访遗迹。

  家庭出身、投入革命、东征北伐、抗战内战、迁台定居……“时间排序”分割出数个展厅,其中陈列众多蒋介石生前用品,观者一一穿堂,细细浏览,时而转身扭头向志工发起讨论。

  “中正纪念堂”中辟出的蒋介石文物展览室侧翼的“中正艺廊”、“美龄艺廊”、“介石厅”,不时策划一些两岸主题交流展,汇集两岸书画家笔墨。

  整点时分,礼兵从铜像大厅右门踢步入堂,翻转枪支,动作纷繁复杂,进行礼兵交接。此刻,操大陆各地口音的游客安静下来,拿起手中相机,记录下这一刻。(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