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多 动用“锦衣卫”管控报销

2014年10月24日 08:58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台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多动用“锦衣卫”管控报销

  高校科研经费遭侵吞话题近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先是中国工程院曾经最年轻的院士李宁被曝转移千万科研经费遭批捕,再是媒体披露大陆每年5000亿元的科研经费不知去哪儿了。事实上,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成为台湾科教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前两年甚至传出有数百位大学教师涉嫌诈领经费遭调查。虽然本身问题也不少,但岛内一些做法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超过700名教授卷入丑闻 柯文哲也涉嫌诈领研究费

  科研经费在台湾一般称为“研究费”,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所产生的人事费、交通费、文具印刷、实验仪器、杂支等,都可以用来报销。就在这报账问题上,台湾这几年可谓是非不断,先是全台第二好的名校——成功大学传出4名教授涉嫌诈领研究费,名誉严重受损;再是台大、台师大等高校的22名教授因不实报账被传讯;前年案情更是再升级,台湾检调侦办超过700名大学教授诈领补助款案,从而引发台湾教育界大震动。目前正在参选台北市长的台大医师柯文哲也涉案,他多年前以文具类耗材名义核销近11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笔记本电脑、椅子等物品。

  在台湾,用假发票支取研究费早已成公开的秘密。台北一家高校的助理教授张老师告诉导报记者,很多人报销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是有没有被查出来的区别。他说,使用假发票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整体经费中有挪动的需要,比如一些项目多了,一些项目少了,就用这种方式来调节;有的是因为研究申请书和现实执行中间有落差,为了将多出来的开销处理掉,也会用假发票来报账;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故意灌水、中饱私囊。台大工学院林姓研究生则向导报记者抱怨说,每次提研究计划,申请金额也一定会被“国科会”删减,所以经费不够用很正常,“浮报、灌水是公开秘密”。

  违规者以贪污罪论处?台湾相关法令引争议

  如此多的大学教师卷入“研究费案”,让台湾高校蒙羞,不过也有人指出这是制度缺陷使然,“规定太复杂,就是爱因斯坦来了,也可能犯规”。张老师表示,之前报账的办法繁琐且多变,初一、十五都不同,发票分成公益类和一般发票,光怎么贴、是否盖章就要烦死人。“像杂支,按规定是可以报销的,但杂支怎么界定?但如果对方不乐意给钱,那就会说这不算杂支,报不了。”

  2012年,时任台“检察总长”黄世铭统一侦办标准,公立大学教授若以不实发票购买与研究无关的物品私用,就构成贪污罪,可处7年以上徒刑,得并科6000万元以下罚金。

  对此,张老师认为,“说是贪污太严重,都是一些零钱,还不够买一件衣服呢”。他说,台湾的科研经费普遍不高,以文科类教授为例,每人一年能有50万元的科研经费就算很牛了,再怎么操作,能够申请到的钱还是很有限的。

  台湾大然法律事务所的蔡文彬律师告诉导报记者,此前法律对研究经费核销的界定并没有非常明确,有些教授并不知自己的报账方式已触法,但大部分人还是能把经费用在科研上。

  时任“国科会主委”朱敬一亦为此缓颊,他说,学者做法多为“买A物、报B账”,若将公款放进个人口袋当然应严办,但若钱都用于研究,以“贪污罪”起诉就太过严厉,如此可能打击台湾学术环境,未来将留不住人才。

  就在台检调系统大举侦办“研究费案”时,台湾头号雷达专家陈锟山突然弃职,跳槽到大陆中科院遥感所,震撼台湾社会。有台媒披露,陈是担心受“研究费案”牵连,怕因为被收押而失去学术生命才愤而出走。

  假发票报销“除罪化” 中饱私囊行为会失控?

  “研究费风波”让台当局考虑将假发票报销“除罪化”,今年10月3日,台“检察总长”颜大和表示,公立大学教授未来即使诈领研究费也不构成贪污,改以违反“商业会计法”及“伪造文书罪”起诉。

  蔡文彬说,“修法”后,报销细则更加明确,以后就不该拿“我不懂规定或我不知道”这种理由来搪塞检方的调查,有助于确保科研经费用在实处。

  有人担心新规无法约束中饱私囊者,据张老师介绍,台湾对报销的监控分两种,机关内的会计报销叫内控,外控则是靠“审计部”。“他们是官场的鹰犬,大家都怕,背地里叫他们‘台湾锦衣卫’,这也是‘最没人缘的单位’。”张老师笑着说,台湾人均研究经费不多,又有内控、外控,其实整体问题并不大。

  在采购仪器及其它科研用品上,曾是台高校报账易出问题的地方。对此,台推广“库房制”做法,集资大批量购买需求量较大的耗材,随时方便教授至库房取用,这样可以压低价格,又能避免采购环节出猫腻。(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杨思萍)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