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北首创“优良社区回收站” 垃圾分类渐成文化

2014年10月24日 14:30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为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日前台北市在岛内首创“优良社区回收站”认证机制,并为首批9家社区颁发了“优良社区回收站”标章,以此鼓励市民争做“资源卫士”和“环保先锋”。而许多原本被废弃的垃圾,在社区回收站里变“废”为“宝”,实现了可回收资源的再利用。未来,台北市还将把2000多家社区全部纳入“优良社区回收站”,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打造无味、整洁的社区。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些可以“淘宝”的社区回收站。

  垃圾分类渐成文化

  21日,天刚亮。台北市大湖公园家小区就热闹了起来,社区回收站外面,已经有不少居民在排队,大家拎着废报纸、瓶瓶罐罐,准备将它们一一妥善“安顿”。

  “每天上午6时至12时、晚上6时至零点,都是回收站开放时间,4年多来从未间断。”大湖公园家管委会总干事周永明说,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已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大家相互监督,谁乱丢垃圾或者做不好分类,还会招来白眼”。

  大湖公园家位于台北市内湖区,是一个有着18年楼龄的小区,共有住户250户。“2000年开始,台北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我们跟其他小区的居民一样,一到晚上8点半就准时把垃圾提下来,排队扔进垃圾收集车。”管委会安全委员张文宗说,即使刮风下雨,大家都必须定时定点扔垃圾,为方便业主,2010年小区建设了社区回收站。

  记者看到,该回收站由一个卡拉OK室改建而成,里面有完善的地漏系统,地面和墙面都铺上了瓷砖,还安装了臭氧机和摄像头。在回收设施方面,设有13个专用垃圾桶、1个大铁箱。最引人注目的是,里面还有一台大冰柜,用来贮存厨余垃圾。

  周永明介绍,每一个垃圾桶的功能都不一样,桶面上标有可回收项目,分类异常细致,包括一般垃圾、金属、宝特瓶、纸类等。而冰柜内也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熟厨余,另一个装生厨余。

  居民王小姐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并不懂怎么分类,总是随手扔,后来管委会请专人驻守在回收站内,连续3个月辅导大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3个月后,250户居民全部学会了垃圾分类,不少人称赞真是“功德一件”。

  目前,该回收站月均回收垃圾量6030公斤,其中以废纸、厨余和废铁比重最大,小区也多次获得嘉奖。

  资源回收带来商机

  22日,宏茂环境服务公司的资源回收车,照例驶入台北市大同区的克里翁小区。像往常一样,回收专员小张拎着专用袋走进回收站,打开旧衣回收箱,将旧衣裤、鞋帽等物品悉数打包,搬上车运走。

  克里翁社区管委会主任崔同乐介绍,小区分别与3家厂商签订合同,分工负责垃圾清运、资源回收和旧衣回收工作。其中,前者需要社区付钱给厂家,由厂家来清运垃圾;而后两者则可以给社区带来收入,即资源回收厂商收集到垃圾,旧衣回收厂商收集到旧衣物后,通过捐赠、义卖或外销等方式,将赚取资金返还一部分给社区。

  “每个月社区由此获得的收益近2000元(新台币,下同),而这部分资金则被纳入到社区公共基金中,用于垃圾桶购买、绿化维护等支出。”崔同乐说。

  据了解,早在2012年,台北市环保局就已核准55家社福团体设立旧衣回收箱,并在全市建成1058个回收点。环保局第三科科长邱宽厚说,社福团体回收的衣物以变卖为主,年平均回收量2788.6吨,金额达1950万元。

  回收后的旧衣物流向了哪里?据了解,旧衣回收业者会对回收的衣服进行分拣,达到捐赠标准的,捐赠给福利院等机构;无法捐赠的则会运到工厂,按材质进行分类处理。化纤类衣物会通过化学手段,做再生材料处理;废旧纺织品还可被加工成汽车内饰,或建筑保温材料;棉质衣物则可以加工成拖把、蔬菜大棚保温被等。

  自2000年施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开始,台北的垃圾分类回收之路已走过14年,垃圾产生量也由当年的3000吨/天,变成了现在的1000吨/天,是全球唯一实现“垃圾零掩埋”的大都市。

  更为可贵的是,由于分类精细,许多原本被废弃的垃圾变成了“商机”。截至去年底,台北市垃圾回收率达到67.83%。其中,资源垃圾回收率更是高达56.15%。如今,走在台北街头,你若看见人们排队扔垃圾,不妨跟去看一看,或许可以淘一淘“宝”。

  采访手记>>>

  拿着放大镜,做好小细节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记者驻台近一个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干净整洁的街道、规划合理的设施。正是这些小细节,为市民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细节决定成败。在社区回收站,装一台冰柜,把熟厨余和生厨余分类装下,可以避免垃圾发馊发臭;而旧衣回收箱,则不仅解决了旧衣处置问题,也为福利院的孩子献上了爱心。正是因为对这些细节的关注,台北市的垃圾产量才会逐年递减,而人性化的用心设计,也提高了垃圾回收率。

  拿着放大镜,做好小细节。记者认为,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城市管理,都需要时刻拿着放大镜,关注好每一个细节的处置,才能见微知著、常变常新,永葆一座城市的活力,营造出和谐、优美的居住环境。(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编辑:朱念】

>相关新闻: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