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专家:“广”与“深”结合 两岸青年就无敌了

2014年11月04日 09:2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就像每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许多“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一样,每一个北京青年在求学或工作中的某一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关于台北年轻人的那些事儿。反之亦然。

  这些年,无论媒体还是企业,似乎都喜欢把两岸青年拿来比较。在这些对比中,台湾的“七年级生”“八年级生”与大陆的“八零后”“九零后”,彼此成了对方的镜子。如何尽可能真实地了解更多台湾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和生活状态?用同龄人视角去观察台湾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年轻人,是新华社驻台记者采写“台湾青年写真”组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诚然,两岸青年因成长环境、生活境遇的不同,有不少差异,但他们不是对立的,也不应该被摆在天秤的两端去比较孰高孰低。生活在同样的年代,有许多问题是两岸青年共同面对的。

  举几个例子,大陆青年遭遇的求职难、房价高等“成长的烦恼”,对台湾青年来讲并不陌生;台湾年轻人喜爱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近年来在大陆也有不少拥趸;在强势的现代商业文明冲击之下,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也是两岸青年都在思考的问题。

  找工作时,台湾年轻人也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可惜青年人百分之十几的失业率,虽与欧洲相比不算太糟,但也反映出现实生活的不易。近年来,台湾普设大学,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文凭也都随之“贬值”。由于“职场新鲜人”长期不破的“22K”(即22000元新台币,约为人民币4400多元)薪水魔咒,台湾年轻人也热衷投考公职人员,但竞争愈发激烈。

  在大陆青年纠结于留在机会更多的“北上广”还是回到生活压力较小的家乡时,台湾青年也正经历类似的挣扎。一些人选择回到农村,他们有的是回乡创业,参与社区营造;有的本是都市孩子,却因向往农村的“慢活”和浓厚的人情味,移居乡间,并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村民找到文化自信。

  但这股“返乡潮”在台湾也还是只是涓涓细流,多数农村也是只有老人、小孩的寂寞“空心村”。台北依然是许多人趋之若鹜的首善之区,不少中南部青年还是想要在这里打下一片天。然而,他们也要面对台北连续10年上涨的房价,租住蜗居,为有朝一日能买上房而辛苦奋斗。

  当北京青年遇上台北青年,对话之中看见彼此,也许就会发出“哦,原来你们也这样”的感叹。当然,几篇报道无法完整呈现台湾青年群体,记者希望借此打开一扇窗子,让两岸年轻世代更多地了解对方,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能更多地交流、交往,分享成长的心路历程,实现心灵契合,并找到共同奋斗的目标。

  采访中,一位台湾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说,大陆很大,青年们的视野很广,进取心很强;而台湾青年善于深耕,在一个小领域做到极致;把“广”与“深”结合起来,两岸的青年们就无敌了。(记者韩淼 陈键兴)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