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大陆接受“九二共识”为统一前权益措施

2015年01月04日 10:39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台湾《中国时报》4日文章,原题《北京对台 持续稳定》,作者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全文摘编如下:

  2014年给两岸带来比较波折的冲击,是大陆觉得台湾的情势变动较快,所以讯息的掌握就显示急躁。而另方面,从台北角度看北京的对台政策,总是稍微担忧:觉得是否随情势的变动而微调。最明显的两个例子:一是3月太阳花学运后,台北就一直有感北京涉台政策可能进行微调;另一则是9月间,大陆最高领导人接见台湾统派团体强调“一国两制”一词,台北更是认为对台政策将开始大幅调整。

  《联合报》在2015年1月2日的社论《新年谈九二共识的动摇及巩固与发展》就凸显了这样模式的隐忧。论中谈到去年2014年,认为两岸关系的脊梁架构“九二共识”曾经出现动摇。这其中又特别提及在“大陆最高领导人接见台湾统派团体宣示一国两制,却未提九二共识;直至11月9日,大陆最高领导人见萧万长,始又重提九二共识。在此期间,九二共识在大陆涉台官员的语汇中彻底消失了44天,被视为北京当局在考虑改以一国两制取代九二共识”。

  首先这个说法在论证上,由于没有作好全般资讯查证,恐怕有所误导。举个例子,大陆最高领导人在11月1日前往福建调研,曾就两岸关系和两岸经济合作发表讲话,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11月3日就紧跟随说明:“希望两岸双方和两岸各界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巩固基础”。至于马口中的基础到底是什么?他也清清楚楚提到:“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这明确说明:在9月26日至11月9日之间,在大陆涉台官员的语汇中,仍然强调“九二共识”一词。

  另一个则是政策的辨识上,忽略了它常有顺序上的差异。北京推动“一国两制”,根据1993年国台办发布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上说明:两制并存,“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重要的是,它是北京寻求与台北在“统一后”的模式建议;至于“九二共识”,用2008年6月中美两国领导人通电话时的表示来说明:是认为可作为两岸两会复谈的基础,强调的是:它是两岸在“统一前”,北京可以接受两岸两会恢复接触的权宜措施。

  所以,北京推动“一国两制”,着眼在“统一后”的模式;至于北京接受“九二共识”,强调是“统一前”的权宜措施。当两岸至今都没有政治性谈判的影子,怎么会联想到北京己在考虑改以“一国两制”取代“九二共识”?

  其实在研析北京对台政策,不要忽略大陆最高领导人曾提过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有时可能更需要谨慎去解读有些重要用词,一旦有重复强调或偶而省略,是否一定代表它的政策可能转向?

  譬如说,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通过时,因条文中内容没有提到“一国两制”一词,也曾经引发台湾内部的讨论,认为北京是在淡化这项政策,却不知在这个法律条文的前言中,早就强调说:反分裂法是基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当“一国两制”早就列入中共全代会的政治报告里,至今也不曾有变动过,已可证明这项政策应该不会调整。同样道理,当“九二共识”一词也已列入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里,也是很难再去论述:这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说变就可变的政策。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