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花甲台商“成才”记

2015年01月14日 16:14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

  7日,顺昌县寒风凛冽,福建盈昌竹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舜卿刚从台湾南投县探亲回来,公司总经理高春娥就告诉他一个喜讯:作为新当选的南平市第八届“百名优秀人才”之一,今年1月起,他将每月领到南平市政府发放的政府人才津贴。

  投资顺昌十二载,在廖舜卿和合作伙伴的努力下,福建盈昌竹木生态科技公司已发展成为南平较大规模的竹制厨卫用品出口企业之一,先后获得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产品出口18个国家和地区。

  年恰花甲,高中学历,但廖舜卿的成功科技含量颇高。近十年来,廖舜卿先后获得11项国家专利,目前还有10项专利在申报中。

  廖舜卿之所以扎根闽北发端于两岸商缘。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台湾劳动密集型竹制品企业向外转移,廖舜卿也到大陆寻找商机。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他得知“中国竹子之乡”顺昌同自己家乡南投县一样,都是竹林茂密、竹产业发达的地区,于是把第一站选在了顺昌。廖舜卿的初次顺昌之行就认识了高春娥,两人成为贸易伙伴。2002年,他俩决定在顺昌合伙投资建厂。

  廖舜卿说,虽然自己只读到高中,但多年在竹制品行业摸爬滚打,使他可以熟练地应对竹制品机械设备运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为了推动竹工艺业的发展,成立了著名的南投县工艺研习所,后扩大为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家在南投的廖舜卿在浓厚的产业氛围里,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技术思路,在大陆12年的办厂实践中,这些技术构想逐一实现,转化为生产力。廖舜卿幽默地说:“是顺昌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我成为人才的。”

  近年来,盈昌公司和多家美国大型生活日用品卖场的合作渐入佳境,每年大量的碗盘订单接踵而至,公司的生产能力捉襟见肘。在市场倒逼之下,去年8月,廖舜卿与3位南平工程师合作研发的3台高速数控制碗(盘)机械投入使用,使得工人的生产效率从每人每天200个碗(盘)提高到800个,而且几乎没有废品率。去年圣诞节前,公司就在1个月内完成了8万个竹盘的出口订单。目前,国内尚未有同类机械产品,廖舜卿已准备将机器和其中多项技术申请专利。

  在廖舜卿申请的11项专利中,有一半是应用于公司生产的竹菜板,运用这些技术后,竹菜板从内到外都变得非常精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廖舜卿设计的竹菜板被业内人士称为“有结构的菜板”,解决了竹菜板在切菜时易被震裂的问题。在竹材的拼接中,廖舜卿首先采用了中国工匠传统结构技艺——榫头技术,又采用了纵横交错的竹材平压与侧压结合的技术。廖舜卿说,这些技术一方面来自他在顺昌参观古民居时的灵感,另一方面来自台湾南投县竹编技术中纵横编织技术的启迪。

  大陆首创、拥有6项专利的竹纤维高端复合门是廖舜卿团队与福建农林大科研团队合作的结晶。2010年,盈昌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历时一年研发出了两大系列、66个品种的高端竹纤维复合门。如今,这系列竹纤维门在国内的销售额已累计达上千万元。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兴起,廖舜卿又敏锐地走在了电商前沿。2013年,公司在厦门设立了20多人的电子商务营销团队,以“上竹”品牌主攻国内市场,去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廖舜卿说,对于电子商务,自己还是学步的小孩,但是他有信心在这个领域“长大成才”。

  作为历届南平优秀人才中唯一的台湾企业家,廖舜卿认为自己的“成才”也要归功于主动在文化上探寻自己的商业路径。他说,竹制品的研发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未来他要充实竹文化创意方面的知识,带领企业走向竹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高地。

  (本报记者 吴柳滔 通讯员 黄旭辉 林峥嵘)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