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行走台湾:青春作伴好还乡

2015年04月02日 08: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行走台湾: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正义、李世嘉父子。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没有游客的时候,南投县仁爱乡南丰村是美丽而静谧的。除了间或一两只飞鸟,只有树叶间沙沙的低语。天空湛蓝,群山怀抱间,30岁的李世嘉侧身屈腿,搭箭拉弓,尽显赛德克人的彪悍英姿。

  这位赛德克青年,前几年也曾出外讨生活,做过车床工人、高山向导,还曾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扮演主角莫那·鲁道的次子巴索·莫那。两年前,李世嘉经历了一场伤痛,决定回到家乡。

  看过外面的繁华热闹,重新回到安静寂寥,不啻是一场人生修行。李世嘉坚持下来,还开始向父亲李正义学习弓箭制作、编竹器、布设捕兽陷阱等赛德克的传统技艺。他有种超越年龄的使命感。“如果我们年轻人都不回来,赛德克的文化就会出现断层。像我爸爸只能学到祖父的60%,到我可能就只能学到40%,那么到我的下一代,文化或许就消失了。”

  学习过程枯燥而辛苦。看似简单的削黄藤,一不小心就会削断;竹编,很容易把手划破……这些手工制作不但费功,也不见得能卖出去。李正义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希望儿子自由自在,但儿子愿意回到家乡,他还是有藏不住的喜悦,“在山上住,就什么都要做。现在他用不到,等他老了,就会想念这些回忆。”

  生活当然不止于此,“还是要先顾肚子”。他们把住屋前的菜地,修整成一个简陋的射箭场和平整的宿营地,取名鲁米谷。他们为游客设计的行程,包括学习射箭,体验猎场狩猎,以及品尝部落美食。这成片的枫林能否吸引来游客还不得而知,他们努力在传承与生存中寻找交集。

  同样来自南丰部落的李筱凤,一年多前落脚到仁爱乡的另一部落——亲爱部落。23岁的李筱凤,也曾在外面做了一段时间的营销专员,听说亲爱部落有一份工作,“很有兴趣”。她的同事吴佩琳,则直接用“幸运”两个字描述自己接到了亲爱部落的工作,虽然那只是社区文件整理的文案工作,但毕竟可以回到家乡。“出去几年,不用母语,都快忘光了。”佩琳说,“如果山寨有工作机会,很多人都想回来。”

  她们能回乡是拜亲爱小学的小提琴乐队所赐。在亲爱小学两位老师帮助下,亲爱村成立了“部落弦乐工坊”,用当地的枫木制作小提琴,除供孩子们使用,也刻上部落的传统图案,开发成洋溢民族风情的文创商品。2013年7月,他们在附近的奥万大森林游乐园区举办了“音乐季”。“有小朋友现场演奏,还有我们制作的琴展览,让奥万大森林的淡季增加了很多人潮。”这次初体验,让亲爱部落增加了很多信心。

  由两位爱心老师协助开发的小提琴产业,犹如上天送给亲爱部落的礼物。他们和李世嘉的鲁米谷一样,还在初创探索期。

  亲爱村村长洪文全介绍,亲爱村共有475户,30至50岁的中青年,一半都在外面。“只有农地,怎么吸引人回来?”除了努力让小提琴形成产业,可以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亲爱村也与台中一家企业合作,把部落种植的咖啡精心加工后营销出去。这位直叹“山下吸不到氧气”的村长深信,“要把基础打好,才会有年轻人回来。”本报记者 孙立极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