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克难前行 历久弥新

2015年05月04日 16:2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有关方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3日闭幕。这届本应于去年召开的论坛,因岛内政治环境等因素延迟至今,却不能影响其为两岸同胞谋求福祉的实效。国共两党及其他台湾党派人士,两岸有关部门、中小企业、青年及基层、经贸科技界、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再次以当前两岸同胞所思、所求、所盼为出发点,再次以极具前瞻眼光和可操作性务实的态度凝聚民智,绘就新一幅两岸和平发展的美好画卷。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散发出的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勇于担当的魅力,历久弥新。

  一、“过去”照亮“未来”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照亮“未来”。2006年召开第一届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起源于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谈达成的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共识。10年前,正是台湾海峡紧张动荡、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抉择时刻,为维护台海和平、增进同胞福祉,国共两党毅然决然实现和解,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因此而生。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举世瞩目,它坚持以汇聚民意、政策先导为已任,它始终以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为宗旨,十届论坛共形成了153项呼应百姓心声、切合百姓利益的共同建议,并且大多转化为了两岸共同或各自的具体政策措施,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恰逢“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布十周年,又因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亲自率团与会,都为两岸关系重新站上一个新的起点做出了全新注解。朱立伦曾透露,在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第一天下午与时任智库执行长蔡政文会面时就明确表达,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应继续办,按惯例,他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也一定会参加。从头开始,他都是以平常心、开放的态度,来延续过去历史,检讨缺失、展望未来,“这对台湾人民、对国民党、对下一代,都是最好的”。

  展望未来,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已在主流民意的加持下无法逆转,展现出比10年前更加广阔的和平发展空间,但同时也迎来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台独”分裂势力仍在阻扰破坏,维护和平大局任重道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致辞时就进一步办好论坛提出的四点建议,即为两岸未来发展指出了路线: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关键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继续聚焦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更多为扩大基层民众的参与面、受益面出主意、想办法;继续助力两岸青年实现人生梦想,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继续推动扩大两岸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为两岸各界开展交流对话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行”重于“言”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虽由国共两党主办,但其初衷、过程与成果,从来都不仅限于两党内部与利益,它旨在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两岸民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不仅如此“言”,它也是如此“行”的。民进党常说“两岸交流不是国共交流”,这话表面听来很有道理,实则透露出浓浓的“酸葡萄”味儿。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即对此提出反问:两岸关系可以有国共关系,当然也可以有民共关系,“只是我们也要很好奇地问,为什么缺了那一块?”所以,任何政治势力都应以正面态度看待各政党间的两岸往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认为,两岸之间的交流如果是靠没有代表性的个人、团体去做,实际效果远远不如有代表性的政党,而国共两党在海峡两岸就是非常有代表性、有行动力的政党,由这两个政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最有效的。

  有媒体以“实”这个字形容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灵魂,笔者非常赞同。这一平台的吸引力确实在于“实”,影响力也在于“实”,凝聚力更在于“实”。从历届论坛汇聚了两岸民智的多项成果中即可窥一斑以见全豹,例如首届论坛通过积极推动两岸直航、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7项共同建议,第三届时大陆推出欢迎台湾高校到大陆招生、增加3个台胞落地口岸签注点、向台湾居民开放15类(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等13项政策措施,第九届时通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商谈和落实”等19条共同建议……这些共同建议和政策措施不仅内容丰富,并且都围绕当时两岸同胞的需求展开,现在看来也都是极具前瞻眼光与可操作性。

  所以,自始至终都是“行”重于“言”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才得以能够走过十届而历久弥新,能够带动一系列两岸交流对话平台相继建立,并与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地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前行。政党交流归根结底是为了民众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在将来扩大基层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方面走得更好。如果像某些政党只知道玩文字游戏的政治算计,而没有为台湾民众谋福祉的行动,就算能暂时蒙蔽一些民众的眼睛,但日久见人心,终究会有被民意抛弃的一天。

  三、“克难”并且“前行”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存在困难和压力。尤其是去年,岛内政治环境丕变,3月爆发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两岸制度化协商受到冲击,在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中,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大胜,两岸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本应于2014年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被迫延迟至今。台湾《中国时报》即发文提出担忧: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岛内又称“国共论坛”)起于国民党在野期间,未来若再出现政党轮替,则国共论坛所形成的共识恐将难以落实,这个结果在民进党执政期间曾经发生过。

  其实在岛内,除了“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的假命题,还流传着许多让普通民众难辩真伪的“假命题”。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张冠华即指出:“图利大财团”绝对是假命题,经贸交流的主体是贸易和投资,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受益的都是一线企业家,一般民众只能是间接的受益者。至于“经济无感”这个假命题,一是认为“中小企业”无感,二是认为“一般民众”无感,但实际上很多现在的大企业当年来大陆发展时都是小企业,绝不能说他们无感;而两岸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台湾开放陆客入岛后,相关产业收益也不能说台湾无感,只是社会没有阐释清楚,上述多数人确实没有直接参与,但不等于没有获利。这些“假命题”的存在,一方面是某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过分渲染所致,显示出他们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两岸关系前行中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两岸也确实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直接受益面。

  “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同胞的前途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5日出席“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布十周年”纪念研讨会时的这句话犹言在耳。所以,只因“两岸一家亲”,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共同前行。两岸是争取政治和经济的良性互动?还是恶性循环、不进则退?这也早已不是难以回答的选择题。只要我们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两岸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两岸民众的福祉、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中国台湾网特约评论员:肖春阳)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